康德先验美学及其现代意义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前言 | 第5-6页 |
第一章 康德先验美学的形成和先验原则的运用 | 第6-13页 |
第一节 康德先验美学的形成 | 第6-9页 |
第二节 先验原则的运用 | 第9-11页 |
第三节 关于合目的性原则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美的分析 | 第13-27页 |
第一节 鉴赏判断--康德美学的核心概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鉴赏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 | 第15-18页 |
第三节 鉴赏判断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 | 第18-20页 |
第四节 鉴赏判断的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 第20-24页 |
第五节 鉴赏判断的第四契机--无概念的必然性 | 第24-27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27页 |
第三章 崇高的分析 | 第27-32页 |
第一节 美与崇高的异同 | 第27-31页 |
第二节 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2页 |
第四章 艺术与天才 | 第32-36页 |
第一节 康德对艺术的分析 | 第32-34页 |
第二节 艺术的动因--天才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 | 第36-39页 |
第六章 康德先验美学的特点 | 第39-42页 |
第七章 康德先验美学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 | 第42-56页 |
第一节 康德先验美学的“形式”性与形式主义美学 | 第42-49页 |
第二节 康德美学的“哥白尼革命”与现代美学走向 | 第49-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引文出处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