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7页 |
一、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一)诊断标准 | 第9页 |
(二)纳入标准 | 第9页 |
(三)排除标准 | 第9-10页 |
(四)剔除标准 | 第10页 |
(五)脱落标准 | 第10页 |
(六)中止标准 | 第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第10页 |
(二)治疗方案 | 第10-11页 |
(三)观察指标 | 第11页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第11页 |
(五)统计学方法 | 第11页 |
三、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比较 | 第11-14页 |
(一)性别 | 第11-12页 |
(二)年龄 | 第12页 |
(三)文化程度 | 第12页 |
(四)病程分布 | 第12-13页 |
(五)常见并发症情况 | 第13页 |
(六)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MMSE、MoCA、ADL得分比较 | 第13页 |
(七)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13-14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14-17页 |
(一)临床总疗效 | 第14页 |
(二)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 第14-15页 |
(三)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比较 | 第15页 |
(四)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比较 | 第15-16页 |
(五)治疗前后日常生活量表评分比较 | 第16页 |
(六)安全性检测 | 第16-17页 |
结论 | 第17-18页 |
讨论 | 第18-27页 |
一、温阳通窍法治疗AD所致MCI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18-19页 |
二、中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 | 第19-21页 |
(一)病名的认识 | 第19页 |
(二)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9-21页 |
(三)治疗的认识 | 第21页 |
三、温阳通窍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一)脾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肾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三)脾肾相关理论 | 第23页 |
四、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理论依据 | 第23-27页 |
(一)方药组成 | 第23页 |
(二)方解 | 第23-25页 |
(三)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综述 | 第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论文著作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