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焦灼与抗争——余华作品现代性的探析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余华及其作品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9-11页 |
第二章 现代性理论概说 | 第11-17页 |
2.1 现代性概念的缘起及发展概述 | 第11-13页 |
2.2 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探源 | 第13-16页 |
2.3 余华作品中的现代性内涵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传统批判基点上的现代启蒙 | 第17-27页 |
3.1 现代启蒙的文本呈现 | 第18-23页 |
3.1.1 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颠覆 | 第18-21页 |
3.1.2 对国民性的思考与批判 | 第21-23页 |
3.2 现代启蒙的独特表述 | 第23-27页 |
第四章 现代批判主旨下的现代主义 | 第27-33页 |
4.1 现代主义的文本呈现 | 第28-31页 |
4.1.1 现代文明的反思和焦虑 | 第29-30页 |
4.1.2 现代生活的体验和表达 | 第30-31页 |
4.2 现代主义的独特表述 | 第31-33页 |
第五章 现代性创作意识的追溯 | 第33-39页 |
5.1 创作个性的发展变化 | 第33-35页 |
5.2 创作环境的内在浸染 | 第35-36页 |
5.3 创作主体的审美追求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