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24页 |
一、 稻瘟病的危害及防治 | 第9页 |
二、 水稻品种抗瘟性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9-14页 |
(一) 水稻品种资源 | 第9-10页 |
(二) 水稻品种资源中的抗瘟基因 | 第10-12页 |
(三) 与抗瘟性相关的基因类型 | 第12-13页 |
(四) 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利用 | 第13-14页 |
三、 水稻抗瘟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 第14-21页 |
(一) 遗传标记的定义及类型 | 第14-15页 |
1 、 遗传标记的定义 | 第14页 |
2 、 遗传标记的类型及特征 | 第14-15页 |
(二) 分子标记的种类、原理及方法 | 第15-19页 |
1 、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15-16页 |
2 、 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 第16-17页 |
3 、 几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 | 第17-19页 |
(三) 水稻抗瘟基因的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四、 植物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一) 抗病基因编码的保守区域 | 第21-22页 |
(二) 根据保守区域对抗病基因的分类 | 第22页 |
(三)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五、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5页 |
一、 供试品种 | 第24-26页 |
二、 供试菌株 | 第26页 |
三、 品种抗瘟性鉴定 | 第26页 |
四、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6-27页 |
(一)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二) 基因组DNA浓度测定 | 第27页 |
(三) 基因组DNA纯度测定 | 第27页 |
五、 RGA-PCR扩增与检测 | 第27-31页 |
(一) 供试引物 | 第27-29页 |
(二) RGA-PCR扩增反应体系 | 第29页 |
(三) RGA-PCR扩增程序 | 第29页 |
(四) 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9页 |
(五) 扩增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检测 | 第29-31页 |
1 、 模具的清洗 | 第29页 |
2 、 槽板和自制玻璃板的硅化处理 | 第29-30页 |
3 、 变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 第30页 |
4 、 胶板的安装及电泳 | 第30页 |
5 、 银染与检测 | 第30-31页 |
六、 RGA-PCR扩增图谱的聚类分析 | 第31页 |
七、 DNA探针的制备及Southern杂交 | 第31-34页 |
(一) DNA探针的制备与效价测定 | 第31-32页 |
1 、 DNA探针的制备 | 第31页 |
2 、 标记探针的效价测定 | 第31-32页 |
(二) Southern杂交 | 第32-34页 |
1 、 转膜 | 第32-33页 |
2 、 预杂交 | 第33页 |
3 、 杂交 | 第33页 |
4 、 洗涤 | 第33页 |
5 、 显色 | 第33-34页 |
八、 DNA序列测定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56页 |
一、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5页 |
(一) DNA浓度 | 第35页 |
(二) DNA纯度 | 第35页 |
二、 水稻近等基因系扩增图谱 | 第35-36页 |
(一) 不同引物对同一近等基因系的扩增图谱 | 第35-36页 |
(二) 同一引物对不同近等基因系的扩增图谱 | 第36页 |
三、 水稻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多态性 | 第36-51页 |
(一) 同一品种不同单株的RGA图谱比较 | 第36-37页 |
(二) 不同引物或引物组合的品种RGA图谱 | 第37-39页 |
(三) 27个品种RGA图谱与抗病表型的关系 | 第39-47页 |
1 、 品种RGA图谱类型 | 第39-44页 |
2 、 品种抗病表型 | 第44-45页 |
3 、 品种RGA图谱与抗病表型的关系 | 第45-47页 |
(四) 籼稻与粳稻品种的RGA图谱与抗病表型的关系 | 第47-48页 |
1 、 籼稻品种的抗病遗传多样性 | 第47页 |
2 、 粳稻品种的抗病遗传多样性 | 第47-48页 |
(五) 202个品种的RGA图谱与抗病表型的关系 | 第48-51页 |
四、 水稻抗瘟基因的分子标记 | 第51-56页 |
(一) LTH近等基因系特异性条带的扩增 | 第51-52页 |
1 、 特异性条带的扩增 | 第51-52页 |
2 、 特异性条带的重扩增 | 第52页 |
(二) 水稻品种480bp特异性片段的扩增 | 第52-53页 |
(三) 特异性探针的Southern杂交 | 第53-54页 |
1 、 标记探针的效价测定 | 第53页 |
2 、 Southern杂交 | 第53-54页 |
(四) 特异性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