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葱蒜类论文

大葱组织培养及其遗传生化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英文缩略表第8-9页
1 引言第9-16页
 1.1. 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第9-11页
  1.1.1 植物组织培养理论的创立第9页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术体系的建立第9页
  1.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研究阶段第9-11页
 1.2 组织培养过程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第11-15页
  1.2.1 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问题第11页
  1.2.2 组培过程中的褐变问题第11-12页
  1.2.3 组培过程中的玻璃化苗问题第12-14页
  1.2.4 组培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异问题第14-15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1页
 2.1 试验材料第16页
  2.1.1 大葱组织培养体系的材料来源第16页
  2.1.2 酯酶和可溶性蛋白质分析第16页
  2.1.3 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RAPD分析第16页
 2.2 试验方法第16-21页
  2.2.1 以大葱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第16-17页
  2.2.2 组培过程中玻璃苗的产生及试管苗酯酶和可溶性蛋白质分析第17-18页
  2.2.3 继代过程中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染色体观察和RAPD分析第18-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37页
 3.1 以种子为外植体的大葱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第21-26页
  3.1.1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1-23页
  3.1.2 不定芽的诱导第23页
  3.1.3 根的诱导第23-26页
  3.1.4 试管苗的驯化移栽第26页
  3.1.5 细胞染色体观察第26页
 3.2. 玻璃苗产生的影响因素及试管苗酯酶和可溶性蛋白质分析第26-31页
  3.2.1 植物激素对玻璃苗产生的影响第26-27页
  3.2.2 蔗糖浓度对玻璃苗产生的影响第27-28页
  3.2.3 琼脂浓度对玻璃苗产生的影响第28-29页
  3.2.4 玻璃苗的形态结构特征第29-30页
  3.2.5 试管苗的酯酶电泳分析第30页
  3.2.6 试管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分析第30-31页
 3.3 愈伤组织细胞及再生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第31-35页
 3.4 组织培养过程中再生植株的RAPD分析第35-37页
4 讨论第37-42页
 4.1 以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第37-38页
 4.2 酯酶和可溶性蛋白与玻璃苗的关系第38-39页
 4.3 组培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第39-40页
 4.4 进一步研究设想第40-42页
5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抱朴子》反义词研究
下一篇:从语言内部补偿看“三州方言”的亲疏关系——兼论“三州方言”历时演变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