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第一节 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发展及现状 | 第6-10页 |
1 拱桥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 第6-7页 |
2 钢管混凝土结构特性 | 第7-8页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应用 | 第8-9页 |
4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二节 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问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 非线性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2 线性有限元发展概况 | 第11页 |
第三节 大跨度桥梁静风稳定性问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2 大跨径桥梁空气静力失稳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背景、内容和目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几何非线性分析 | 第14-30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15-20页 |
1 对变形体的运动描述 | 第15页 |
2 体拉格朗日列式(Total Lagrangian formulatiOn) | 第15-18页 |
3 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Upda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 | 第18页 |
4 T.L列式与U.L列式的异同和适用范围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梁单元刚度矩阵 | 第20-29页 |
1 面梁单元的切线刚度阵 | 第20-23页 |
2 空间梁单元的切线刚度阵 | 第23-25页 |
3 梁单元的割线刚度阵 | 第25-26页 |
4 等效结点荷载 | 第26-27页 |
5 坐标转换矩阵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30-39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30页 |
第二节 简单增量法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迭代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混合法(带动坐标的增量迭代法) | 第33-36页 |
第五节 收敛准则 | 第36-37页 |
第六节 混合法求解钢管混凝土拱桥几何非线性问题程序框图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大跨度桥梁抗风静力失稳问题求解 | 第39-45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39页 |
第二节 空气静力失稳机理分析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桥梁静风稳定性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1 静风荷载的计算 | 第41-42页 |
2 非线性平衡方程 | 第42页 |
3 计算步骤及框图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关于程序的实桥算例 | 第45-68页 |
第一节 实桥简介 | 第45页 |
第二节 技术指标和材料参数 | 第45-47页 |
第三节 计算图示及模型简化 | 第47-54页 |
1 桥面系简化方式 | 第47页 |
2 基本假定 | 第47页 |
3 吊杆与桥面连接处理 | 第47-49页 |
4 空间坐标转换阵 | 第49-50页 |
5 单元划分 | 第50-51页 |
6 几何刚度矩阵 | 第51-53页 |
7 风荷载计算 | 第53-54页 |
第四节 荷载工况及结果分析 | 第54-67页 |
1 工况1水平风荷载作用(0度初始攻角) | 第54-58页 |
2 工况2有攻角风荷载作用(-3度初始攻角-逆时针为正) | 第58-63页 |
3 工况3有攻角风荷载作用(+3度初始攻角-逆时针为正) | 第63-67页 |
4 工况4不同初始风攻角风荷载的极限风速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