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煤炭产业组织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35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3-20页
  一、 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第13-15页
  二、 中国能源结构的基本特征第15-17页
  三、 煤炭产业组织的现实环境第17-20页
 第二节 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第20-21页
  一、 计划经济时期不具备研究的前提第20页
  二、 市场化以后逐步具备研究的前提第20-21页
  三、 中国煤炭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起点与考查时段第2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第21-32页
  一、 实证资料与数据的选取第21-23页
  二、 参照系与研究对象的确定第23-24页
  三、 基础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第24-26页
  四、 煤炭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总体框架第26-32页
 第四节 创新点第32-35页
  一、 论文选题第33页
  二、 理论体系第33页
  三、 研究领域第33页
  四、 产业发展第33-34页
  五、 资料建档第34-35页
第二章 理论概述与美国的经验第35-53页
 第一节 理论概述第35-42页
  一、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35-37页
  二、 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概况第37-38页
  三、 SCP分析框架的发展与修正第38-42页
 第二节 美国的经验第42-53页
  一、 工业进步带动煤炭产量快速增长第44-45页
  二、 竞争促进煤炭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第45-46页
  三、 政府管制规范煤炭企业的行为第46-49页
  四、 生产规模大型化与煤矿数量的变化第49-50页
  五、 煤炭公司结构类型的变化第50-51页
  六、 煤炭市场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第51-53页
第三章 煤炭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结构第53-69页
 第一节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概况第54-58页
  一、 国家鼓励煤炭产业超常增长第54-57页
  二、 国家强制性压减煤炭产量第57-58页
 第二节 美国煤炭市场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第58-62页
  一、 供求变化较大时煤炭产量是主要因素第59页
  二、 供求平衡后企业行为上升为决定因素第59-62页
 第三节 中国煤炭市场结构与动力机制第62-69页
  一、 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依然是推动市场结构变化的根本动力第63-67页
  二、 政府与市场合力推动强势企业扩张并牵引市场结构升级第67-69页
第四章 中国煤炭产业组织的竞争第69-100页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与市场主体的形成第70-73页
  一、 市场化初期的基本认识和做法第70-72页
  二、 企业逐步成为市场交易的主体第72-73页
 第二节 销售定价行为第73-89页
  一、 集中管理要求煤炭企业执行全国统一调拨价格第74-75页
  二、 价格放开保证了企业销售定价的市场化取向第75-76页
  三、 多级销售体制促生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动机第76-81页
  四、 多级法人制导致煤炭企业竞争行为的内耗第81-85页
  五、 集约化销售提升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85-87页
  六、 集约化销售体制的管理模式和基本框架第87-89页
 第三节 公司化改制行为第89-96页
  一、 工厂模式将煤炭企业作为政府直接控制的基层组织第89-90页
  二、 非公司制模式为煤炭企业的市场化奠定了现实基础第90页
  三、 公司化改制为煤炭企业的市场行为提供了组织保障第90页
  四、 公司化改制使煤炭企业的市场行为具备了基本条件第90-91页
  五、 煤炭企业公司化改制的行为与绩效第91-94页
  六、 煤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失效的深层次原因第94-96页
 案例一: 上海煤炭交易所的设立第96-100页
第五章 中国煤炭产业组织的协调第100-133页
 第一节 协调的刚性与柔性第100-105页
  一、 企业集团的刚性协调行为第100-102页
  二、 行业协会的柔性协调行为第102-105页
 第二节 行业协会第105-109页
  一、 市场压力促生煤炭产业内部协调行为第106-107页
  二、 柔性协调行为的制度缺陷与有限作用第107页
  三、 制约企业柔性协调行为的关键因素第107-109页
 第三节 企业集团第109-123页
  一、 煤炭企业集团化的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第109-112页
  二、 煤炭企业集团化的实践内容与现实作用第112-115页
  三、 组建煤炭企业集团的可选模式第115-118页
  四、 选择煤炭企业集团模式的基本原则第118-119页
  五、 实施煤炭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操作步骤第119-121页
  六、 煤炭企业集团化进程的主要矛盾第121-123页
 案例二: 中煤集团的发展第123-133页
第六章 中国煤炭产业组织的绩效第133-145页
 第一节 市场竞争状态第136-137页
  一、 中国煤炭产业依然处于初级竞争阶段第136-137页
  二、 分散竞争导致中国煤炭市场结构进化艰难第137页
 第二节 改制重组进程第137-141页
  一、 管理体制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第138页
  二、 地方利益是现实中的主要障碍第138-139页
  三、 市场压力和政府推力依然不足第139-140页
  四、 改制重组模式选择的不确定性第140-141页
 第三节 能源产业链接续第141-145页
  一、 单一煤炭产业的发展潜力极其有限第141-142页
  二、 大能源产业的重组融合尚需时日第142-143页
  三、 延伸煤炭产业链的国际经验第143-145页
第七章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第145-164页
 第一节 政府管制第145-149页
  一、 政府管制的理论涵义第146-147页
  二、 机构改革规范行政权体系第147页
  三、 煤炭产业政府管制的主要内容第147-149页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与煤炭资产经营主体第149-164页
  一、 国有资产管理组织初级模式下的行政性煤炭总公司第150-152页
  二、 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中级模式下的煤炭授权经营公司第152-158页
  三、 国有资产管理组织高级模式下的过渡性大型煤炭公司第158-161页
  四、 国有资产管理组织目标模式下的主导型煤炭企业集团第161-164页
第八章 结束语第164-174页
 第一节 对策与建议第164-168页
  一、 建立适度集中的寡头主导型煤炭市场结构第164-165页
  二、 发挥比较优势吸收外国资本和优势企业加盟第165-166页
  三、 实行资源有偿开采增加煤炭产业发展资金第166-168页
 第二节 结论第168-174页
  一、 现实与理论第168-169页
  二、 美国的经验第169-170页
  三、 中国的实践第170-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79页
后记第179-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脂肪醇常压胺化法制单烷基叔胺工艺开发
下一篇:嵌入式设备Web Service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