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历史地区复兴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引论 | 第11-13页 |
·关于城市 | 第11页 |
·关于经济 | 第11-12页 |
·关于城市规划 | 第12页 |
·关于规划设计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3-16页 |
·关于古城历史地区保护的一般概念 | 第13页 |
·关于古城历史地区保护的法律概念 | 第13-16页 |
·关于本文的“古城历史地区” | 第16页 |
·研究案例选取 | 第16页 |
·论题 | 第16-19页 |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古城历史地区复兴的基础研究 | 第19-30页 |
·国际古城历史地区复兴经验分析 | 第19-27页 |
·伦敦-沙德·泰晤士街区 | 第19-22页 |
·曼彻斯特-卡斯菲尔德 | 第22-27页 |
·国内古城历史地区复兴经验分析 | 第27-29页 |
·我国古城旧城改造历史概述 | 第27页 |
·新时期的旧城改造 | 第27-28页 |
·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 | 第28-29页 |
·借鉴意义 | 第29-30页 |
·与古城其它功能形成共同体,赋予其明确的主导功能 | 第29页 |
·统一部署与管理 | 第29页 |
·把主动权交还给市场 | 第29-30页 |
3 古城历史地区的衰败与过时 | 第30-37页 |
·古城历史地区的衰败 | 第30-32页 |
·多样性的自我毁灭导致的衰败 | 第30页 |
·用地交界真空地带的衰败 | 第30-32页 |
·古城历史地区的过时 | 第32-37页 |
·物质过时 | 第33页 |
·功能过时 | 第33-34页 |
·形象过时 | 第34页 |
·官方过时 | 第34页 |
·区位过时 | 第34-35页 |
·财税过时 | 第35页 |
·相对过时 | 第35-37页 |
4 古城历史地区复兴的总体定位研究 | 第37-41页 |
·以旅游业为核心产业的复兴 | 第37-39页 |
·目标、形象和城市品牌营销 | 第38页 |
·管理、投资和旅游策划 | 第38-39页 |
·以居住功能为导向的复兴 | 第39-40页 |
·以工商业为导向的复兴 | 第40-41页 |
5 古城历史地区复兴的相关措施研究 | 第41-46页 |
·多样的规划控制方法 | 第41页 |
·稳定的公共建筑用途 | 第41页 |
·合理分散竞争压力 | 第41-42页 |
·缝合城市裂痕 | 第42-43页 |
·开放性交界设计 | 第42页 |
·边界地区共享与交叉功能设计 | 第42页 |
·小街段增压设计 | 第42-43页 |
·人口密度增加设计 | 第43页 |
·融资与理财 | 第43-46页 |
·资金的来源 | 第43-44页 |
·急剧式资金 | 第44页 |
·渐进式资金 | 第44-46页 |
6 青州古城的理论实践 | 第46-56页 |
·规划背景分析 | 第46页 |
·项目背景 | 第46页 |
·综合分析 | 第46页 |
·主题定位及发展战略 | 第46-47页 |
·规划目标 | 第46-47页 |
·发展战略 | 第47页 |
·产业构建及主要项目策划 | 第47-51页 |
·产业构建思路 | 第47-48页 |
·产业动力结构 | 第48-49页 |
·产业分类及产品库 | 第49-50页 |
·“九醉青州”旅游产品分析 | 第50页 |
·金融创新,保障支持 | 第50-51页 |
·节事活动策划 | 第51-52页 |
·佛文化系列节事 | 第51-52页 |
·福文化系列节事 | 第52页 |
·寿文化系列节事 | 第52页 |
·健康旅游系列节事 | 第52页 |
·营销建议 | 第52-56页 |
·营销战略 | 第52-53页 |
·营销手段 | 第53-56页 |
7 结语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