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 | 第1-11页 |
(一)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 | 第6-9页 |
(二)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9-11页 |
二、 “三个代表”思想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我党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 第11-16页 |
(一) “三个代表”是总结我党的全部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 | 第11-13页 |
(二) “三个代表”思想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苏东国家共产党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 第13-16页 |
三、 “三个代表”思想是我党把握形势,面对现实,迎接挑战的重大抉择 | 第16-21页 |
(一) 从国际政治经济趋势看我党面临的挑战 | 第16-18页 |
1. 国际政治环境的多极化趋势 | 第16-17页 |
2. 国际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第17页 |
3. 科学技术革命的趋势 | 第17-18页 |
4.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 | 第18页 |
(二) 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看我党的使命和任务 | 第18-21页 |
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 第18-19页 |
2. 国内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第19-20页 |
3. 国内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的挑战 | 第20页 |
4. 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 第20-21页 |
四、 “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和伟大创新 | 第21-35页 |
(一) “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 | 第21-29页 |
1. 从生产力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 | 第21-24页 |
2. 从生产关系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 | 第24-27页 |
3. 从上层建筑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 | 第27-29页 |
(二)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伟大创新 | 第29-35页 |
1. 对党建目标的新阐述 | 第29-30页 |
2. 对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 | 第30-32页 |
3. 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相统一的新认识 | 第32-34页 |
4. 对“三个有利于”检验标准的新发展 | 第34-35页 |
五、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按“三个代表”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 第35-39页 |
(一) 深化改革,健全法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第35-36页 |
(二) 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第36-37页 |
(三) 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 第37页 |
(四)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愿望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要求 | 第37-38页 |
(五) 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认真履行“三个代表”的职责 | 第38-39页 |
六、 结束语 | 第39-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