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经济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第一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起源和相关理论第10-21页
 1.1 国家经济安全的起源、凸显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4页
  1.1.1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10-11页
  1.1.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凸显第11-14页
 1.2 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理论第14-19页
  1.2.1 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起源第14-15页
  1.2.2 国内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概况第15-19页
  1.2.3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空间第19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3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容第21-33页
 2.1 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第21-25页
  2.1.1 “基础性缺陷”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第21页
  2.1.2 “经济结构性缺陷”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第21-23页
  2.1.3 来自国内的天灾人祸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第23-25页
  2.1.4 某些发达国家基于自身利益,侵害、抑制或控制他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第25页
 2.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民经济结构与产业安全第25-27页
  2.2.1 产业安全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5-27页
 2.3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安全第27-29页
 2.4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民经济信息安全第29-32页
  2.4.1 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第29-30页
  2.4.2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贡献的主要表现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安全第33-54页
 3.1 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第33-39页
  3.1.1 产业结构第33-38页
  3.1.2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安全第38-39页
 3.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安全第39-43页
  3.2.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比较第39-41页
  3.2.2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与趋势第41-42页
  3.2.3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联第42-43页
 3.3 关于民族产业的思考第43-45页
 3.4 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基本对策思路第45-46页
 3.5 “三农”问题与经济安全第46-53页
  3.5.1 “三农”问题的根源第46-49页
  3.5.2 “三农”问题的出路探讨第49-51页
  3.5.3 建立现代农村制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经济运行机制与经济安全第54-71页
 4.1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第54-58页
  4.1.1 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涵义第54-55页
  4.1.2 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第55-57页
  4.1.3 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第57-58页
 4.2 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第58-62页
  4.2.1 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模式第58-59页
  4.2.2 改革国际经济秩序的局限和可能第59-62页
 4.3 国际经济危机传递机制分析第62-70页
  4.3.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的增强第63-65页
  4.3.2 危机传递机制及其化解的对策分析家第65-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利用外资与经济安全第71-91页
 5.1 利用外资与国家经济安全第71-81页
  5.1.1 利用外资与经济安全的一般分析第71-72页
  5.1.2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变动第72-74页
  5.1.3 关于外资规模问题第74-79页
  5.1.4 我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79-81页
 5.2 跨国公司进入与国家经济安全第81-89页
  5.2.1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第81-83页
  5.2.2 跨国公司可能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几个方面第83-89页
 5.3 合理利用外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金融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第91-119页
 6.1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金融安全第91-98页
  6.1.1 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第91-94页
  6.1.2 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第94-98页
 6.2 金融监管第98-105页
  6.2.1 金融监管的原因及基本内容第99-104页
  6.2.2 中国面临的国家金融安全环境第104-105页
 6.3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制度基础与制度缺陷第105-109页
  6.3.1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制度基础第105-108页
  6.3.2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制度缺陷和制度风险第108-109页
 6.4 抑制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第109-118页
  6.4.1 警惕短期资本流动,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第109-111页
  6.4.2 大力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国家监管第111-114页
  6.4.3 关于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第114-115页
  6.4.4 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第115-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信息安全第119-147页
 7.1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第119-123页
  7.1.1 信息经济的基本涵义第119-121页
  7.1.2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互动关系第121-123页
 7.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第123-137页
  7.2.1 信息安全及信息与网络安全体系第123-128页
  7.2.2 基于经济安全的信息安全问题第128-129页
  7.2.3 经济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第129-137页
 7.3 中国信息安全管理与自主的信息产业建设第137-146页
  7.3.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第138-139页
  7.3.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及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第139-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第八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安全第147-173页
 8.1 科技进步与经济安全的关联性分析第147-151页
  8.1.1 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147-150页
  8.1.2 科技进步与国家经济安全第150-151页
 8.2 我国科技进步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160页
  8.2.1 我国科技进步现状及国际比较第151-157页
  8.2.2 我国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第157-160页
  8.2.3 维护我国科技安全的战略对策第160页
 8.3 研究与开发的国家化趋势第160-166页
  8.3.1 研究开发的国际化第160-164页
  8.3.2 外国公司在华研究开发合作活动投资第164页
  8.3.3 R&D合作的国际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联第164-166页
 8.4 知识管理与经济安全第166-172页
  8.4.1 知识管理的涵义与基本内容第166-168页
  8.4.2 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第168-170页
  8.4.3 知识管理与经济安全的关联第170-172页
 本章小结第172-173页
第九章 生态危机与国家经济安全第173-182页
 9.1 人口爆炸与资源危机第173-174页
 9.2 灾害频仍的根源第174-178页
  9.2.1 亵渎绿色是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主要成因第174-175页
  9.2.2 不可持续的工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大面积江河污染第175-176页
  9 . 2.3 恶性循环的经济怪圈正在破坏着农村生态环境第176-177页
  9.2.4 违背自然规律的大量人类活动导致江河干涸第177-178页
  9.2.5 管理体系落后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第178页
 9.3 生态危机与国家经济安全第178-181页
  9.3.1 生态危机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联第178-179页
  9.3.2 缓解生态危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基础第179-181页
 本章小结第181-182页
第十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82-184页
 10.1 全文总结第182-183页
 10.2 研究展望第183-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90-192页
致谢第192-193页

论文共1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髓性白血病P170与活化T细胞的关系
下一篇: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