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铸造工艺工装CAD概述 | 第9-10页 |
1.2 铸造工艺工装CAD的发展历史及当前应用概况 | 第10-13页 |
1.3 国内铸造工艺工装CAD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4 铸造工艺工装CAD的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5.1 课题背景 | 第17-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综述 | 第21-35页 |
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2.1.1 传统的铸造工艺工装设计过程 | 第21-23页 |
2.1.2 三维铸造工艺工装CAD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23-24页 |
2.2 系统设计 | 第24-25页 |
2.3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25-27页 |
2.4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27-34页 |
2.4.1 系统的开发工具 | 第27-28页 |
2.4.2 系统对三维造型功能的实现 | 第28-29页 |
2.4.3 交互式界面开发技术 | 第29-30页 |
2.4.4 集成式菜单开发技术 | 第30-31页 |
2.4.5 数据库及其接口技术 | 第31-33页 |
2.4.5.1 设计过程的数据 | 第31页 |
2.4.5.2 数据库技术 | 第31-32页 |
2.4.5.3 数据库接口技术 | 第32-33页 |
2.4.6 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探索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工艺设计 | 第35-57页 |
3.1 工艺CAD的总体结构以及工作流程 | 第35-36页 |
3.1.1 总体结构 | 第35-36页 |
3.1.2 工作流程 | 第36页 |
3.2 工艺设计初始化 | 第36-37页 |
3.3 工艺方案确定 | 第37-38页 |
3.4 工艺参数设计 | 第38-41页 |
3.4.1 铸造收缩率 | 第38页 |
3.4.2 机械加工余量 | 第38-39页 |
3.4.3 拔模斜度 | 第39-40页 |
3.4.4 不铸出孔 | 第40页 |
3.4.5 工艺参数设计结果的输出 | 第40-41页 |
3.5 砂芯设计 | 第41-44页 |
3.5.1 芯体设计 | 第41页 |
3.5.2 芯头设计 | 第41-43页 |
3.5.3 砂芯图形的输出 | 第43页 |
3.5.4 型芯间隙、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的设计 | 第43-44页 |
3.6 冒口系统设计 | 第44-48页 |
3.6.1 设计方法 | 第44-45页 |
3.6.2 冒口设计 | 第45-48页 |
3.6.2.1 热节模数的计算 | 第45-46页 |
3.6.2.2 冒口的计算 | 第46-48页 |
3.6.2.3 冒口及冒口颈的三维造型 | 第48页 |
3.7 模板预布置 | 第48-49页 |
3.8 浇注系统设计 | 第49-55页 |
3.8.1 浇注系统设计流程 | 第49-51页 |
3.8.2 阻流截面面积计算 | 第51-52页 |
3.8.3 其他组元的设计计算 | 第52-55页 |
3.8.3.1 内浇道设计 | 第52-54页 |
3.8.3.2 横浇道设计 | 第54页 |
3.8.3.3 直浇道设计 | 第54-55页 |
3.9 生成二维工艺图、工艺卡 | 第55-56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工装设计 | 第57-64页 |
4.1 模板设计 | 第57-58页 |
4.2 芯盒设计(热芯盒) | 第58-63页 |
4.2.1 芯盒本体设计 | 第59-60页 |
4.2.2 其他各部分设计 | 第60-63页 |
4.2.2.1 固定板 | 第61-62页 |
4.2.2.2 射砂装置 | 第62页 |
4.2.2.3 加热装置 | 第62页 |
4.2.2.4 排气装置 | 第62-63页 |
4.2.2.5 出芯装置 | 第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设计实例 | 第64-73页 |
5.1 铸件工艺方案设计 | 第65页 |
5.2 工艺设计 | 第65-68页 |
5.2.1 工艺参数设计 | 第65-66页 |
5.2.2 砂芯设计 | 第66-67页 |
5.2.3 冒口设计 | 第67页 |
5.2.4 浇注系统设计 | 第67页 |
5.2.5 二维工艺图、工艺卡设计 | 第67-68页 |
5.3 工装设计 | 第68-73页 |
5.3.1 模板设计 | 第68-70页 |
5.3.2 芯盒设计 | 第70-7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关于作者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