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流动显示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提出 | 第7-8页 |
1.1.2 流动显示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地位和意义 | 第8页 |
§1.2 课题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8-13页 |
1.2.1 课题立题依据 | 第8-9页 |
1.2.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9-11页 |
1.2.3 课题研究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 第13-19页 |
引言 | 第13页 |
§2.1 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 | 第13-15页 |
2.1.1 计算流场成像(CFI)技术 | 第13-14页 |
2.1.2 光学流动显示技术 | 第14-15页 |
§2.2 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 | 第15-18页 |
2.2.1 计算流场成像(CFI)技术与实验的数据比较途径 | 第15-16页 |
2.2.2 计算流场成像(CFI)技术的图像增强研究 | 第16-17页 |
2.2.3 计算流场成像(CFI)技术的不确定性估价 | 第17-18页 |
2.2.4 其它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运用 | 第18页 |
§2.3 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流动显示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理论研究 | 第19-50页 |
引言 | 第19页 |
§3.1 计算纹影成像 | 第19-31页 |
3.1.1 纹影法的基本原理 | 第19-24页 |
3.1.2 计算纹影成像的基本算法 | 第24-30页 |
3.1.3 计算纹影成像的部分计算结果 | 第30-31页 |
§3.2 计算彩色纹影成像 | 第31-36页 |
3.2.1 彩色纹影的基本原理 | 第31-33页 |
3.2.2 计算彩色纹影成像的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3.2.3 计算彩色纹影成像的部分计算结果 | 第34-36页 |
§3.3 计算阴影成像 | 第36-39页 |
3.3.1 阴影法的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3.3.2 计算阴影成像的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3.3.3 计算阴影成像的部分计算结果 | 第39页 |
§3.4 计算干涉成像 | 第39-43页 |
3.4.1 干涉法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3.4.2 计算干涉成像的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3.4.3 计算干涉成像的部分计算结果 | 第41-43页 |
§3.5 其它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运用 | 第43-50页 |
3.5.1 消除噪声干扰的平滑处理 | 第44页 |
3.5.2 背景光照不均匀的处理方法 | 第44-45页 |
3.5.3 条纹中心线的提取 | 第45-47页 |
3.5.4 条纹的模式识别技术 | 第47-48页 |
3.5.5 条纹断口的短缺处理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流动显示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全息干涉实验验证 | 第50-57页 |
引言 | 第50页 |
§4.1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50-52页 |
4.1.1 激波管及全息干涉光学系统 | 第50-52页 |
4.1.2 激波管的压力测试系统 | 第52页 |
§4.2 弯道双圆柱体激波绕流实验 | 第52-54页 |
4.2.1 实验条件 | 第52页 |
4.2.2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4.3 双刀口激波绕流实验 | 第54-55页 |
4.3.1 实验条件 | 第54页 |
4.3.2 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4.4 双立方体激波绕流实验 | 第55-57页 |
4.4.1 实验条件 | 第55页 |
4.4.2 实验条件 | 第55-57页 |
第五章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57-61页 |
引言 | 第57页 |
§5.1 实验干涉图像与计算干涉图像的对比 | 第57-59页 |
5.1.1 弯道双圆柱体激波绕流的实验干涉图像与计算干涉图像的比较 | 第57页 |
5.1.2 双刀口激波绕流的实验干涉图像与计算干涉图像的比较 | 第57-58页 |
5.1.3 双立方体激波绕流的实验干涉图像与计算干涉图像的比较 | 第58-59页 |
§5.2 计算的误差估计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流动显示的计算机模拟软件设计 | 第61-66页 |
引言 | 第61页 |
§6.1 软件的设计技术和基本思路 | 第61-63页 |
6.1.1 软件的设计技术 | 第61-63页 |
6.1.2 软件的设计思路 | 第63页 |
§6.2 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界面设计 | 第63-66页 |
6.2.1 软件的基本功能 | 第63-64页 |
6.2.2 软件的界面设计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表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