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3页 |
| 引达胺正常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与正常年青人药代动力学的比较 | 第13-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结果 | 第16-17页 |
| 讨论 | 第17-19页 |
| 结语 | 第19-20页 |
| 图表 | 第20-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引达胺对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浆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1a,前列腺素E_2及前列腺素F_2a水平的影响 | 第28-5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 结果 | 第33-35页 |
| 讨论 | 第35-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图表 | 第39-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引达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前列腺素E2及前列腺素F2a合成的影响 | 第58-7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 结果 | 第61-62页 |
| 讨论 | 第62-64页 |
| 结语 | 第64-66页 |
| 图表 | 第66-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引达胺(Indapamide)的临床药理(综述) | 第73-89页 |
| 药理作用 | 第73-77页 |
| 作用机制 | 第77-78页 |
| 药代动力学 | 第78-79页 |
| 毒理学 | 第79页 |
| 临床应用 | 第79-81页 |
| 不良反应 | 第81页 |
| 结语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 鸣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