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4页 |
| 1 绪论 | 第14-3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城市人行地下通道施工方法 | 第15-19页 |
| ·城市人行地道施工方法分类 | 第15-17页 |
| ·浅埋暗挖法 | 第17-1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0页 |
| ·人行地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 ·人行地道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30页 |
| ·杭州城区工程地质和修建人行地道的特点 | 第30-32页 |
| ·杭州地区工程地质 | 第30-31页 |
| ·不同土质修建人行地道的特点 | 第31-3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 2 管棚加固机理和开挖进尺计算方法研究 | 第33-53页 |
| ·管棚加固机理研究 | 第33-40页 |
| ·地层预加固技术简述 | 第33页 |
| ·管棚加固地层的作用机理 | 第33-40页 |
| ·隧道支护或预加固措施的模拟 | 第40-43页 |
| ·锚杆的力学模拟 | 第40-41页 |
| ·格栅钢架的力学模拟 | 第41页 |
| ·网喷混凝土的力学模拟 | 第41-42页 |
| ·注浆小导管的力学模拟 | 第42页 |
| ·注浆大管棚的力学模拟 | 第42-43页 |
| ·开挖进尺的计算方法 | 第43-52页 |
| ·隧道开挖前后的周边应力分布 | 第43页 |
| ·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确定开挖进尺的方法 | 第43-45页 |
| ·基于Terzaghi松散介质理论确定开挖进尺的方法 | 第45-51页 |
| ·工程实例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3 人行地道施工技术研究 | 第53-85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FLAC3D程序简介 | 第53-56页 |
| ·概述 | 第53-54页 |
| ·FLAC3D的优点与不足 | 第54页 |
| ·FLAC3D的特点 | 第54-56页 |
| ·FLAC3D的适用范围 | 第56页 |
| ·粉砂土中人行地道施工技术研究 | 第56-77页 |
| ·计算模型 | 第56-59页 |
| ·埋深4m时的施工技术研究 | 第59-70页 |
| ·不同埋深时的开挖技术研究 | 第70-77页 |
| ·淤泥软土中人行地道施工技术研究 | 第77-83页 |
| ·计算模型 | 第77-79页 |
| ·埋深4m时的开挖技术研究 | 第79-83页 |
| ·小结 | 第83-85页 |
| 4 砂质粉土地层人行地道降水技术研究 | 第85-104页 |
| ·单井降水模拟 | 第85-89页 |
| ·单井降水数值模型 | 第85-86页 |
| ·边界条件 | 第86-87页 |
| ·降水模拟 | 第87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87-89页 |
| ·多井降水模拟 | 第89-93页 |
| ·水位降深计算 | 第89-90页 |
| ·多井降水数值模型 | 第90-91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91-93页 |
| ·不同降水方式的人行地道降水开挖数值模拟 | 第93-102页 |
| ·先降水后开挖 | 第93-98页 |
| ·边降水边开挖 | 第98-102页 |
| ·不考虑流固耦合 | 第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4页 |
| 5 人行地道施工的环境效应研究 | 第104-122页 |
| ·人行地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研究 | 第104-108页 |
| ·计算模型 | 第104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4-106页 |
| ·地表沉降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 第106-108页 |
| ·人行地道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影响研究 | 第108-120页 |
| ·引言 | 第108页 |
| ·人行地道开挖引起的管线变形机理 | 第108-109页 |
| ·计算模型 | 第109-111页 |
| ·开挖对地下管线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111-120页 |
| ·地下管线控制措施 | 第120页 |
| ·小结 | 第120-122页 |
| 6 工程实例 | 第122-134页 |
| ·工程概况 | 第122-126页 |
| ·设计简况 | 第122-124页 |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第124-125页 |
| ·周边环境 | 第125页 |
| ·监控量测 | 第125-126页 |
| ·计算模型 | 第126-129页 |
| ·数值模型 | 第126-127页 |
| ·边界条件 | 第127页 |
| ·网格划分 | 第127页 |
| ·参数选取 | 第127-128页 |
| ·开挖方案 | 第128-129页 |
|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第129-134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134-137页 |
| ·结论 | 第134-135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135-1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7-145页 |
| 附录1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145-146页 |
| 附录2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 第146-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