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概述 | 第11-13页 |
·纳米科技 | 第11页 |
·介孔材料 | 第11-12页 |
·铈和氧化铈 | 第12-13页 |
·纳米介孔CeO_2的制备方法 | 第13-17页 |
·模板法 | 第13-15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5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15-16页 |
·微乳液法 | 第16页 |
·沉淀法 | 第16-17页 |
·气相法 | 第17页 |
·CeO_2的应用 | 第17-20页 |
·在Au催化氧化CO反应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在紫外线遮断剂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在抛光粉中的应用 | 第19页 |
·在尾气净化中的应用 | 第19页 |
·CeO_2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9-20页 |
·CeO_2的发展趋势 | 第20页 |
·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论文选题依据 | 第20-21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实验总述 | 第22-27页 |
·实验主要药品、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药品 | 第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23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23-24页 |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BET) | 第23页 |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第23-24页 |
·透射电镜实验(TEM) | 第24页 |
·热重分析(TGA) | 第24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4-27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1) | 第24-25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2) | 第25-27页 |
3 以CMK-3为模板的CeO_2的制备及在金催化氧化CO中的应用 | 第27-37页 |
·实验 | 第27-28页 |
·SBA-15的制备 | 第27页 |
·CMK-3的制备 | 第27页 |
·CeO_2的制备 | 第27-28页 |
·负载型Au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浸渍方法对CeO_2的影响 | 第28-32页 |
·收率 | 第28页 |
·CeO_2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分析 | 第28-30页 |
·CeO_2形貌及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模板去除温度对CeO_2的影响 | 第32-35页 |
·CeO_2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分析 | 第32-33页 |
·CeO_2形貌及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Au/CeO_2的CO催化氧化活性研究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以炭气凝胶为模板的CeO_2的制备及在金催化氧化CO中的应用 | 第37-47页 |
·实验 | 第37-38页 |
·炭气凝胶的制备 | 第37页 |
·CeO_2的制备 | 第37-38页 |
·模极预处理对CeO_2的影响 | 第38-39页 |
·模板微结构对CeO_2的影响 | 第39-41页 |
·模板去除温度对CeO_2的影响 | 第41-44页 |
·Au/CeO_2的CO催化氧化活性研究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含CeO_2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在CO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47-66页 |
·CeO_2/MgAl_2O_4的制备及催化活性比较 | 第47-57页 |
·实验 | 第47页 |
·CeO_2含量和浸渍顺序对产物的影响 | 第47-51页 |
·模板去除温度和浸渍顺序对产物的影响 | 第51-54页 |
·Au/CeO_2/MgAl_2O_4的CO催化氧化活性研究 | 第54-57页 |
·CeO_2/SBA-15的制备及催化活性比较 | 第57-65页 |
·实验 | 第57页 |
·CeO_2含量对CeO_2/SBA-15复合物的影响 | 第57-61页 |
·Au/CeO_2/SBA-15和Ag/CeO_2/SBA-15的CO催化氧化活性研究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