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剂及其添加水平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2 研究动态 | 第13-20页 |
·稻草作饲料资源的研究 | 第13-14页 |
·青贮原理及发酵过程 | 第14-15页 |
·影响青贮品质的关键因素 | 第15-16页 |
·厌氧环境 | 第15页 |
·适宜的水分 | 第15页 |
·原料中的糖分 | 第15-16页 |
·原料的缓冲能力 | 第16页 |
·适宜的温度 | 第16页 |
·其他因素 | 第16页 |
·青贮分类 | 第16-20页 |
·常规青贮 | 第16页 |
·特种青贮 | 第16-20页 |
·半干青贮 | 第16-17页 |
·添加剂青贮 | 第17-20页 |
·青贮的优点 | 第20页 |
·稻草青贮研究 | 第20页 |
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纤维素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22-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青贮原料 | 第22页 |
·添加剂 | 第22-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青贮调制 | 第23页 |
·分析样本的制备和实验项目的测定方法 | 第23-25页 |
·分析样本的制备 | 第23页 |
·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 | 第23-24页 |
·青贮品质分析 | 第24-25页 |
·感官鉴定 | 第24页 |
·实验室评定 | 第24-25页 |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青贮的感官评定分析 | 第25-26页 |
·青贮的发酵品质 | 第26-29页 |
·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27-28页 |
·含水率和纤维素酶添加水平之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28-29页 |
·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干物质回收率 | 第29-31页 |
·纤维素酶对青贮化学成分和干物质回收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含水率和纤维素酶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4页 |
·含水率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纤维素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2-33页 |
·含水率与纤维素酶添加水平之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33-34页 |
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木聚糖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5-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青贮原料 | 第35页 |
·添加剂 | 第35页 |
·试验设计 | 第35页 |
·青贮调制 | 第35页 |
·分析样本的制备和试验项目的测定方法 | 第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青贮的感官评定分析 | 第35-36页 |
·青贮的发酵品质 | 第36-39页 |
·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含水率与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之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38-39页 |
·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干物质回收率 | 第39-41页 |
·木聚糖酶对稻草青贮化学成分和干物质回收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含水率与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之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含水率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木聚糖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42页 |
·含水率与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之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42-43页 |
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复合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44-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青贮原料 | 第44页 |
·添加剂 | 第44页 |
·试验设计 | 第44页 |
·青贮调制 | 第44页 |
·分析样本的制备和试验项目的测定方法 | 第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青贮的感官评定分析 | 第44-45页 |
·青贮的发酵品质 | 第45-48页 |
·复合酶添加水平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46-47页 |
·含水率与复合酶添加水平之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47-48页 |
·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干物质回收率 | 第48-50页 |
·复合酶对青贮化学成分和干物质回收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含水率与复合酶添加水平之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含水率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50页 |
·复合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50-51页 |
·含水率与复合酶添加水平之水平组合的比较 | 第51页 |
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体讨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1 总体讨论 | 第52页 |
·一致性 | 第52页 |
·主要差异及原因 | 第52页 |
2 总体结论 | 第52页 |
3 创新和特色 | 第52页 |
4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