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形成技术在水声定位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引言 | 第8页 |
·声纳波束形成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第8-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2 基础理论 | 第12-21页 |
·水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 | 第12页 |
·理想信号模型 | 第12-14页 |
·信号的窄带假设 | 第12页 |
·Hilbert变换 | 第12-13页 |
·解析信号 | 第13-14页 |
·常用阵列形式 | 第14-18页 |
·均匀直线阵 | 第15-16页 |
·均匀圆阵导向矢量 | 第16-17页 |
·矩形面阵 | 第17页 |
·十字阵 | 第17-18页 |
·本文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波束的指向性函数 | 第18页 |
·主瓣、旁瓣、主瓣宽度、旁瓣级 | 第18-19页 |
·信噪比、阵增益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常规波束形成 | 第21-36页 |
·常规波束形成原理 | 第22-24页 |
·最大熵谱法 | 第24-26页 |
·相关延迟 | 第24-25页 |
·随机过程的熵 | 第25页 |
·最大熵方法 | 第25-26页 |
·Capon最小方差法 | 第26-27页 |
·最小方差法 | 第26-27页 |
·最大似然估计 | 第27页 |
·分裂波束法 | 第27-29页 |
·分裂波束的形成 | 第28页 |
·正交相关定向 | 第28-29页 |
·互谱法定向 | 第29页 |
·常规波束形成的优缺点 | 第29-30页 |
·计算机仿真 | 第30-35页 |
·单信号源情况 | 第30-34页 |
·多信号源情况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自适应波束形成与算法研究 | 第36-43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最小均方算法 | 第37-40页 |
·LMS算法 | 第38-39页 |
·μ值的自适应选取 | 第39-40页 |
·递归最小二乘法 | 第40-41页 |
·计算机仿真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基于子带分解技术的MVDR算法 | 第43-51页 |
·MVDR理论推导 | 第43-45页 |
·改进的宽带MVDR波束形成 | 第45-47页 |
·MVDR的优点 | 第47页 |
·计算机仿真 | 第47-50页 |
·单信号源情况 | 第47-49页 |
·双信号源情况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水下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51-60页 |
·实验系统简介 | 第51-53页 |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3-59页 |
·本章小节 | 第59-60页 |
7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论文总结 | 第60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