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内涵规范 | 第19-21页 |
·主导产业 | 第19页 |
·农业主导产业 | 第19-20页 |
·主导产业与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主导产业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经济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产业结构理论 | 第22-23页 |
·产业周期理论 | 第23页 |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第23-27页 |
第3章 桓仁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 第27-33页 |
·桓仁县基本情况概述 | 第27-28页 |
·桓仁县自然情况 | 第27页 |
·桓仁县基本经济情况 | 第27-28页 |
·桓仁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产业结构角度 | 第28-29页 |
·产业布局角度 | 第29页 |
·产业进程角度 | 第29-30页 |
·桓仁县农业产业发展优势 | 第30-33页 |
·外部条件 | 第30页 |
·内部条件 | 第30-33页 |
第4章 桓仁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桓仁县农业产业新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 第33页 |
·桓仁县农业产业内各产业间关联度较低 | 第33-34页 |
·桓仁县农业产业总体规模小 | 第34-35页 |
·桓仁县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第35页 |
·桓仁县缺乏具有带动力的农业产业 | 第35-36页 |
·桓仁县农业产业缺少品牌效应 | 第36页 |
·桓仁县农业产业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 第36-39页 |
第5章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与方法选择 | 第39-47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 第39-42页 |
·产业专业集中度标准 | 第39-40页 |
·产业关联标准 | 第40页 |
·产业比较优势标准 | 第40-41页 |
·产业技术进步标准 | 第41-42页 |
·市场标准 | 第42页 |
·可持续标准 | 第42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42-43页 |
·客观性原则 | 第43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43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43页 |
·可行性原则 | 第43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确立 | 第43-46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选取 | 第43-45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构建图 | 第45-46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第46-47页 |
第6章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 | 第47-55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数据选取 | 第47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各指标测算结果 | 第47-50页 |
·产业产值比重 | 第47页 |
·产业增长值关系度 | 第47-48页 |
·区位商 | 第48页 |
·产业单位面积产值增长率 | 第48-49页 |
·产业产值增加率 | 第49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各指标测算结果 | 第49-50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具体步骤 | 第50-53页 |
·数据标准化 | 第50页 |
·提取主成分及各主成分解释 | 第50-51页 |
·建立3个公共因子的初始成分矩阵 | 第51页 |
·对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 第51-52页 |
·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第52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测算结果 | 第52-53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定性分析 | 第53-54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的确定 | 第54-55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55-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桓仁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对策 | 第55-59页 |
·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农业产业整体发展 | 第55-56页 |
·提高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56页 |
·树立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品牌 | 第56-57页 |
·加快兼并与重组,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 | 第57页 |
·针对不同主导产业建立其各自规划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