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 引言 | 第11页 |
2 以苯环为中心,吡啶环或羧基为取代基的三脚架配体的分类 | 第11-13页 |
3 以苯环为中心,吡啶环或羧基为取代基的三脚架有机配体的合成方法 | 第13-16页 |
4 以苯环为中心,吡啶环为取代基的三脚架配体的配合物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5 以苯环为中心,羧基为取代基的三脚架配体的配合物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6 本论文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二部分 3,5-二(吡啶甲氧基)苯甲酸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5-35页 |
1 引言 | 第25-2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6页 |
·操作步骤 | 第26-27页 |
3 目标产物及中间产物的熔点、红外及核磁数据 | 第27-30页 |
4 实验讨论 | 第30-34页 |
·原料的不稳定性 | 第30页 |
·对三种合成方法的探索 | 第30-31页 |
·吡啶甲基酯保护法的第一步——酯化反应条件探讨 | 第31-32页 |
·吡啶甲基酯保护法第二步——醚化反应条件探讨 | 第32-33页 |
·NaOH 水解反应条件探讨 | 第33页 |
·三条合成路线比较(以生成目标产物4-ms 为例)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3,5-二(吡啶甲氧基)苯甲酸吡啶甲基酯系列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45页 |
1 引言 | 第3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5页 |
·合成路线 | 第35-36页 |
3 目标产物和中间产物的熔点、红外及核磁数据 | 第36-42页 |
4 实验讨论 | 第42-44页 |
·中间产物22、32、42 的纯化 | 第42页 |
·目标产物223m、323m、423m 的纯化 | 第42页 |
·目标产物222m、224m、322m、324m、422m、424m 的纯化 | 第42页 |
·目标产物424m 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42-43页 |
·目标产物424m 的高效液相色谱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第四部分 3,5-二(吡啶甲氧基)苯甲酸系列化合物CO(II)、NI(II)、CD(II) 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第45-59页 |
1 引言 | 第4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配合物(I~V)的合成 | 第45-46页 |
·配合物(I~V)的晶体结构测定 | 第46-4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8页 |
·配体和配合物(I~V)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配合物[Ni(H_2O)_6] (2-ms)_2·2H_2O (I) 的晶体结构 | 第48-49页 |
·配合物[Co(3-ms)_2]_n(II)的晶体结构 | 第49-52页 |
·配合物[Cd(3-ms)_2·2H_2O]_n(III)的晶体结构 | 第52-55页 |
·配合物[Ni(4-ms)_2·2H_2O]_n(IV)和[Co(4-ms)_2·2H_2O]_n(V)的晶体结构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第五部分 3,5-二(吡啶-4-甲氧基)苯甲酸吡啶-4-甲基酯HG(II)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 第59-68页 |
1 引言 | 第59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9页 |
·配合物[Hg_3Cl_6(4z4m)_2·2H_2O]_n(VI)、[Hg_2I_4(4z4m)_2]_n(VII)的合成 | 第59页 |
·配合物(VI、VII)的晶体结构测定 | 第59-6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配合物(VI)的晶体结构 | 第60-62页 |
·配合物(VII)的晶体结构 | 第62-65页 |
·配合物(VI、VII)的固态荧光光谱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83页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部分产物的核磁、红外谱图 | 第7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