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端粒相关中心体蛋白TACP1降解及ALT相关PML小体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一、缩略词表第1-7页
二、中文摘要第7-11页
三、英文摘要第11-15页
四、论文正文第15-93页
 第一部分:酵母双杂交筛选端粒相关中心体蛋白TACP1相互作用蛋白第15-46页
  (一):前言第15-18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18-32页
  (三):实验结果第32-39页
   1.BD质粒的构建以及BD融合蛋白的表达检测第32-33页
   2.cDNA文库的准备和自激活的检测第33页
   3.阳性克隆的筛选第33-35页
   4.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5-37页
   5.TACP1和HECTD3 1-75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第37页
   6.TACP1和HECTD3 1-75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第37-39页
  (四):讨论第39-42页
  (五):小结第42-43页
  (六):参考文献第43-46页
 第二部分:一个新的泛素—蛋白连接酶HECTD3对TACP1降解及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第46-73页
  (一):前言第46-48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48-54页
  (三):实验结果第54-64页
   1.TACP1体内泛素化修饰检测第54页
   2.HECTD3和TACP1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第54-55页
   3.HECTD3和TACP1相互作用域的酵母双杂交分析第55-56页
   4.HECTD3和TACP1相互作用的生化分析第56-57页
   5.HECTD3能促进体内TACP1泛素化修饰第57-58页
   6.HECTD3对体内TACP1蛋白量的影响第58-60页
   7.HECTD3对TACP1蛋白降解的影响第60-61页
   8.HECTD3对TACP1降解的影响和其泛素—蛋白连接酶活性相关第61-62页
   9.HECTD3siRNA基因干扰对双极纺锤体形成的影响第62-64页
  (四):讨论第64-69页
  (五):小结第69-70页
  (六):参考文献第70-73页
 第三部分:PML3和TRF1的相互作用及PML3在ALT相关PML小体形成中作用的研究第73-93页
  (一):前言第73-75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75-78页
  (三):实验结果第78-85页
   1.PML3和TRF1相互作用的生化分析第78-79页
   2.TRF1与PML3共定位于APBs第79-80页
   3.TRF1周期性定位于APBs第80-81页
   4.PML3能将TRF1招募到PML核小体上第81页
   5.PML siRNA基因干扰会抑制TRF1在APBs上的定位第81-83页
   6.PML siRNA抑制APBs的形成第83-85页
  (四):讨论第85-89页
  (五):小结第89-90页
  (六):参考文献第90-93页
五、文献综述: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及蛋白酶体抑制剂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第93-130页
 (一):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机制第94-103页
 (二):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调控第103-104页
 (三):泛素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第104-110页
 (四):泛素化修饰和造血第110-112页
 (五):蛋白酶体抑制剂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第112-118页
 (六):问题与展望第118-119页
 (七):参考文献第119-130页
六、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0-132页
七、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ecroptosis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
下一篇:腺病毒介导的Bcl-XL shRNA治疗结肠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