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21页 |
1. 材料 | 第12-14页 |
·病例收集 | 第12页 |
·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免疫组织化学各类抗体 | 第13-14页 |
·PCR引物合成 | 第1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页 |
2. 方法 | 第14-20页 |
·临床病理学研究 | 第14-15页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15-16页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第16-20页 |
·DDIT3 基因测序 | 第20页 |
3.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37页 |
1. 临床病理资料 | 第21页 |
2. 病理组织学研究 | 第21-24页 |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24-33页 |
4.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DDIT3 基因的检测结果 | 第33-37页 |
讨论 | 第37-43页 |
1 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 第37-39页 |
2 DDIT3、Galectin-3、CK19 和 Ki-67 蛋白表达 | 第39-41页 |
3 DDIT3、Galectin-3 和 CK19 蛋白在甲状腺滤泡性增生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 第41-42页 |
4 DDIT3 mRNA 在甲状腺癌分子诊断中的意义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5页 |
文献综述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