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学背景下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特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概况综述 | 第10-11页 |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结构及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湘学传统及基本特征 | 第14-21页 |
·湘学的含义 | 第14-16页 |
·湘学传统的基本特征 | 第16-21页 |
·理学与实学相结合的实学风尚 | 第16-18页 |
·民族主义传统 | 第18-21页 |
第3章 青年毛泽东与湘学人物 | 第21-35页 |
·青年毛泽东与王船山 | 第21-24页 |
·高尚的民族气节 | 第21-23页 |
·重“行”思想 | 第23-24页 |
·青年毛泽东与曾国藩 | 第24-27页 |
·立志为本 | 第24-26页 |
·理学经世思想 | 第26-27页 |
·青年毛泽东与谭嗣同 | 第27-30页 |
·“心力”说 | 第27-29页 |
·“壮士断腕”的壮举 | 第29-30页 |
·青年毛泽东与杨昌济 | 第30-35页 |
·对湘学人物的推介 | 第30-32页 |
·对湘学内容的传递 | 第32-35页 |
第4章 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35-45页 |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第35-37页 |
·高度张扬的主体意志 | 第37-40页 |
·注重立志 | 第37-38页 |
·“心之力” | 第38-39页 |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 第39-40页 |
·突出的务实精神 | 第40-45页 |
·重“行” | 第40-41页 |
·注重现实 | 第41-42页 |
·注重国情 | 第42-45页 |
第5章 青年毛泽东的思想特征在毛泽东思想中的显现 | 第45-55页 |
·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结合 | 第45-49页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第45-46页 |
·爱国主义的传承和发扬 | 第46-49页 |
·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性 | 第49-52页 |
·“正确的主观能动性” | 第49-51页 |
·乐观精神 | 第51-52页 |
·力倡“实事求是” | 第52-55页 |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