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9-20页 |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页 |
3、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4、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我国廉租住房制度的改革历程、现状和问题 | 第20-36页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和廉租住房制度的产生 | 第20-24页 |
1、第一阶段:1890-1988试点阶段 | 第20页 |
2、第二阶段:1988年至1994年从分批分期到全国推进房改阶段 | 第20-21页 |
3、第三阶段:1949年至1998年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阶段 | 第21页 |
4、第四阶段:1989年至2003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阶段 | 第21页 |
5、第五阶段:2003年至0270年,调控房地产市场、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阶段 | 第21-22页 |
6、第六阶段:2007年开始,强化廉租住房保障阶段 | 第22-23页 |
7、廉租住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及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 | 第24-32页 |
1、我国廉租住房政策的基本内容 | 第25-26页 |
2、我国城市廉租住房的保障情况 | 第26-29页 |
3、我国现阶段廉租住房保障的特点 | 第29-30页 |
4、上海市解决居住困难工作的历史回顾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我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1、观念陈旧,政策未普遍落实 | 第32-33页 |
2、资金短缺,未形成以财政资金为主的稳定的供给渠道 | 第33-34页 |
3、基础数据不足,对象认定缺乏科学标准 | 第34页 |
4、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境内外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借鉴 | 第36-49页 |
第一节 境内外国家或地区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若干模式 | 第36-40页 |
1、美国住房保障模式 | 第37页 |
2、英国住房保障模式 | 第37-38页 |
3、新加坡住房保障模式 | 第38页 |
4、香港住房保障模式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境内外国家或地区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40-44页 |
1、主要思路 | 第40页 |
2、主要形式 | 第40-42页 |
3、主要启示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境内外国家或地区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借鉴 | 第44-49页 |
1、制度选择的立足点 | 第44-45页 |
2、制度设计的应对性 | 第45-46页 |
3、制度完善的出发点 | 第46-49页 |
第三章 完善上海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 | 第49-66页 |
第一节 上海市廉租住房制度所处的环境 | 第49-54页 |
1、上海市居民居住现状分析 | 第49-50页 |
2、上海居民居住困难情况分析 | 第50-52页 |
3、上海市廉租住房制度形式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二节 上海建立廉租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 第54-57页 |
1、上海住房保障的目标定位 | 第54-55页 |
2、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55-57页 |
第三节 完善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57-66页 |
1、建立完善的住房组织体制保障 | 第58-60页 |
2、建立和完善廉租对象的进入、退出机制 | 第60-63页 |
3、加强对廉租住房对象的管理 | 第63-64页 |
4、制定廉租住房保障体系的法规 | 第64页 |
5、探索采取多种廉租住房保障形式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