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富集地区主动太阳能热水采暖蓄热系统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 ·我国建筑采暖能耗现状 | 第10-11页 |
| ·我国太阳能资源 | 第11-12页 |
| ·主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概述 | 第12-15页 |
| ·太阳能蓄热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 ·太阳能蓄热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太阳能采暖蓄热技术尚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2 太阳辐射得热量 | 第19-26页 |
| ·太阳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参数 | 第19-22页 |
| ·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 | 第22-23页 |
| ·晴天日射强度计算 | 第22页 |
| ·任意平面上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 | 第22-23页 |
| ·集热器有效集热量 | 第23-25页 |
| ·集热器简介 | 第23-24页 |
| ·集热器面积确定 | 第24页 |
| ·集热器有效集热量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采暖建筑热工模型建立 | 第26-36页 |
| ·被动太阳能建筑得热量 | 第26-30页 |
| ·直接受益式太阳能得热量 | 第26-28页 |
|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 第28-30页 |
| ·采暖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模型建立 | 第30-34页 |
| ·外墙 | 第30-31页 |
| ·外门窗 | 第31-32页 |
| ·内门窗 | 第32页 |
| ·内墙 | 第32-33页 |
| ·屋顶 | 第33-34页 |
| ·地面 | 第34页 |
| ·房间空气的热平衡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蓄热系统容积分析 | 第36-46页 |
| ·蓄热系统简介 | 第36-37页 |
| ·蓄热介质 | 第36页 |
| ·蓄热水箱 | 第36-37页 |
| ·蓄热系统蓄热量及蓄热温度 | 第37-40页 |
| ·蓄热量 | 第37-38页 |
| ·蓄热温度 | 第38-40页 |
| ·辅助加热系统 | 第40页 |
| ·蓄热水箱容积确定 | 第40-42页 |
| ·蓄热水箱分层研究 | 第42-44页 |
| ·蓄热水箱分层叙述 | 第42页 |
| ·蓄热水箱分层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5 蓄热水箱模拟研究 | 第46-65页 |
| ·模拟过程概述 | 第46-47页 |
| ·城市气候特征与建筑基本参数 | 第47-51页 |
| ·所模拟城市气象参数 | 第47页 |
| ·典型日室外温度与太阳辐射强度 | 第47-49页 |
| ·典型建筑基本参数 | 第49-51页 |
| ·建筑热负荷模拟 | 第51-54页 |
| ·太阳能辐射强度 | 第54-55页 |
| ·集热器面积的计算 | 第55-56页 |
| ·蓄热水箱容积的计算 | 第56-61页 |
| ·蓄热水箱温度分层模拟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6 结论 | 第65-67页 |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65页 |
| ·未尽的研究工作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图表目录 | 第71-74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和主要参与研究工作 | 第74-75页 |
| 附录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