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颂歌主题产生的历史语境与心理基础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特殊文化语境下的复杂主体心态 | 第10-16页 |
第二节 前《茶馆》——《秦氏三兄弟》的产生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创作理性的恢复——《茶馆》主题多重性的产生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对前期屡战屡败创作的反思与批判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双百”方针出台后压抑的被释放 | 第22-24页 |
第三节 《茶馆》创作与修改过程中对艺术立场的坚持 | 第24-29页 |
第三章 民间关怀的潜在显现 | 第29-37页 |
第一节 中国市民公共空间的消逝 | 第29-34页 |
第二节 公共空间变迁所传达的民间真实生存状态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存在悲剧的中国化揭示 | 第37-44页 |
第一节 封建专制与利益联姻所造就的荒谬世界 | 第37-39页 |
第二节 自由选择之后一切努力的虚妄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渺小无助的个体及荒诞无常的命运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