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电CDM项目的区域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清洁发展机制的由来 | 第9页 |
| ·清洁发展机制(CDM)概述 | 第9-11页 |
| ·GIS技术在水电CDM项目潜力分析研究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 ·GIS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 ·GIS技术在水电CDM项目潜力分析研究中的作用 | 第12页 |
| ·系统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 第15-21页 |
| ·GIS开发模式的选择 | 第15-18页 |
| ·独立开发模式 | 第15页 |
| ·宿主型二次开发模式 | 第15页 |
| ·集成式二次开发模式 | 第15-16页 |
| ·三种开发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 第16页 |
| ·组件式GIS系统的特点 | 第16-18页 |
| ·组件GIS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18-21页 |
| ·常用组件式GIS软件的比较 | 第18-19页 |
| ·ArcGIS Engine组件简介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水电CDM区域潜力评价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 第21-37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4页 |
|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 ·云南省水资源 | 第21-23页 |
| ·云南省社会经济状况 | 第23页 |
| ·云南省CDM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4-28页 |
| ·评价因素的分析 | 第24-25页 |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5-26页 |
| ·选择评价因子等级的划分 | 第26-28页 |
| ·小水电CDM项目区域潜力权重的确定 | 第28-35页 |
| ·选择层次分析法原因 | 第28-29页 |
|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29页 |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29-31页 |
|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31-33页 |
|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33-35页 |
| ·水电CDM潜力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检验 | 第35-37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水电CDM区域潜力评价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7-51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 ·原型法的应用 | 第37页 |
| ·系统需求概述 | 第37-39页 |
|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 第39-40页 |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9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9页 |
| ·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 第39-40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1-45页 |
| ·数据库维护与管理 | 第41-42页 |
| ·地图浏览编辑 | 第42页 |
| ·数据查询 | 第42-43页 |
| ·专题图制作 | 第43-44页 |
| ·数据分析评价功能 | 第44-45页 |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5-51页 |
| ·数据库数据来源 | 第46页 |
| ·空间数据库设计 | 第46-48页 |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48-51页 |
| 第五章 水电CDM区域潜力评价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 第51-66页 |
| ·系统开发方式选择 | 第51页 |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1页 |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51-63页 |
| ·系统运行主界面 | 第51-52页 |
| ·地图浏览编辑 | 第52-53页 |
| ·数据查询 | 第53-54页 |
| ·专题图制作功能 | 第54-56页 |
| ·数据分析评价功能 | 第56-63页 |
| ·系统应用 | 第63-66页 |
| ·系统在云南省水电CDM潜力区域分析评价的应用 | 第63页 |
| ·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