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国外乡村建设的实践 | 第12-16页 |
·韩国的新村运动 | 第12-14页 |
·日本的町村改造 | 第14页 |
·德国的村镇建设 | 第14-16页 |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概念的界定 | 第19-31页 |
·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社区理论 | 第19页 |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第19-21页 |
·城市边缘带的研究 | 第21-22页 |
·城中村理论 | 第22页 |
·村落理论研究 | 第22-23页 |
·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村落 | 第23页 |
·形态 | 第23-24页 |
·村落形态 | 第24-25页 |
·城市周边村落范围的划定 | 第25页 |
·选取昆明市城市周边村落研究的依据 | 第25-27页 |
·昆明城中村的痛 | 第26页 |
·加强农村规划研究是时代所需 | 第26页 |
·案例选取的依据 | 第26-27页 |
·村落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主要因素的影响 | 第27-29页 |
·次要因素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昆明城市周边村落形态解析 | 第31-77页 |
·昆明城市周边村落特性分析 | 第31-37页 |
·交通干线影响型村落 | 第31-33页 |
·产业影响型村落 | 第33-34页 |
·城市扩张影响型村落 | 第34-36页 |
·政策影响型村落 | 第36-37页 |
·昆明城市周边村落形态解析 | 第37-41页 |
·村落形态主要构成要素 | 第38-39页 |
·村落形态要素的复合关系 | 第39-41页 |
·昆明城市周边村落案例分析 | 第41-77页 |
·交通影响型村落案例分析 | 第41-50页 |
·政策影响型村落案例分析 | 第50-62页 |
·产业影响型村落案例分析 | 第62-69页 |
·城市扩张影响型村落 | 第69-77页 |
第四章 昆明城市周边村落形态变化的问题归纳及剖析 | 第77-84页 |
·村落形态变化的问题归纳 | 第77-81页 |
·形态要素的现状 | 第77-79页 |
·村落形态要素复合的现状 | 第79-81页 |
·形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剖析 | 第81-84页 |
·村落建设缺少规划与设计,无序建设普遍存在 | 第81-82页 |
·村落形态各要素建设往往各行其是,不考虑彼此之间的组合效益 | 第82页 |
·村落形态的建设急功近利,考虑不长远 | 第82页 |
·传统村落组织形式瓦解,新秩序需要建立 | 第82-84页 |
第五章 营造合理村落形态手法的探讨 | 第84-101页 |
·城市周边村落形态发展策略的理论探讨 | 第84-88页 |
·形态规划与设计应结合村落经济发展的特色 | 第85页 |
·形态规划与设计应延续乡村自然及人文特色 | 第85-87页 |
·形态规划与设计应体现科学的原则 | 第87-88页 |
·村落形态营造中的应注意的事项 | 第88-94页 |
·村落形态要素设计注意的事项 | 第88-90页 |
·村落形态要素的复合设计注意的事项 | 第90-94页 |
·昆明城市周边村落形态具体营造手法的探讨 | 第94-101页 |
·章白村——营造节约型的村落形态 | 第94-96页 |
·猫猫箐——营造旅游型的村落形态 | 第96-98页 |
·青龙村——营造都市型的村落形态 | 第98-99页 |
·中坝村——营造休闲度假型的村落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5-106页 |
附录B: 村落形态现状调研表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