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转换层结构综述 | 第13-19页 |
·转换层结构的功能 | 第13-14页 |
·转换层的主要类形 | 第14-17页 |
·新型转换层结构 | 第17-18页 |
·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布置原则 | 第18-19页 |
·结构转换层的特点 | 第19页 |
·国内外转换层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发展 | 第19-21页 |
·结构抗震概念 | 第21-24页 |
·结构抗震概念的发展 | 第21-23页 |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理论 | 第23-24页 |
·问题的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4-26页 |
第2章 桁架转换层结构设计 | 第26-37页 |
·前言 | 第26页 |
·桁架转换层的主要形式 | 第26-27页 |
·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则 | 第27-30页 |
·转换层的一般设计原则 | 第27-29页 |
·带桁架转换层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 第30-33页 |
·转换层上、下层剪切刚度比 | 第31-32页 |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 | 第32-33页 |
·单层与迭层钢桁架转换层受力性能的比较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高位钢桁架转换层的弹性抗震分析 | 第37-61页 |
·引言 | 第37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工程概况 | 第38-40页 |
·结构的有限元建模 | 第40-42页 |
·基本动力特性 | 第42-49页 |
·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实用振动分析 | 第42-45页 |
·结构自振周期 | 第45-46页 |
·结构空间振型 | 第46页 |
·振型参与系数 | 第46-49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 第49-54页 |
·反应谱理论 | 第49-52页 |
·位移分析 | 第52-53页 |
·楼层地震剪力分析 | 第53-54页 |
·弹性时程分析 | 第54-59页 |
·时程波的选取 | 第55-56页 |
·时程位移、位移角分析对比 | 第56-57页 |
·时程分析与反应谱变形比较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钢桁架转换层设置高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61-75页 |
·前言 | 第61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各模型等效侧向刚度比计算 | 第62-63页 |
·钢桁架转换层设置高度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63-68页 |
·对自振周期的影响 | 第63-64页 |
·对振型的影响 | 第64-65页 |
·对振型参与系数的影响 | 第65-68页 |
·钢桁架转换层设置高度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第68-72页 |
·钢桁架转换层设置高度对结构各层地震总剪力的影响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