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设计目标和本人工作 | 第9页 |
·各章节安排 | 第9-10页 |
第二章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0-22页 |
·远程监控系统总体设计结构 | 第10-13页 |
·C/S结构与 B/S结构的比较 | 第11-13页 |
·远程监控系统硬件组成 | 第13-16页 |
·ARM板选用 | 第13-14页 |
·电机选用 | 第14-16页 |
·远程监控系统软件平台 | 第16-22页 |
·VC开发环境 | 第16-18页 |
·Linux操作系统 | 第18-19页 |
·gcc编译器 | 第19-20页 |
·Makefile | 第20-22页 |
第三章 ARM嵌入式系统环境搭建 | 第22-38页 |
·Bootloader系统的分析 | 第22-24页 |
·Bootloader VIVI介绍 | 第22-23页 |
·VIVI的配置与编译 | 第23页 |
·VIVI的烧写 | 第23-24页 |
·Linux内核编译 | 第24-32页 |
·Flash分区 | 第24-25页 |
·Linux内核源代码 | 第25-26页 |
·Linux内核组成和架构 | 第26页 |
·Linux内核配置 | 第26-32页 |
·交叉编译环境 | 第32-38页 |
·REDHAT LINUX 9.0的安装 | 第32页 |
·开发环境的配置 | 第32-33页 |
·应用程序 NFS方式调试 | 第33-38页 |
第四章 网络通信 | 第38-52页 |
·通信协议 | 第38-43页 |
·OSI参考模型 | 第38-39页 |
·TCP/IP协议 | 第39-42页 |
·TCP/IP协议与OSI模型的比较 | 第42-43页 |
·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 | 第43-48页 |
·Socket通信 | 第43-44页 |
·基于 TCP的流式套接字流程 | 第44-45页 |
·基于 UDP的报式套接字流程 | 第45-46页 |
·TCP与UDP的比较 | 第46-48页 |
·几种在 VC环境下编写套接字程序的方法 | 第48-52页 |
·Socket API | 第48-49页 |
·CAsyncSocket类 | 第49页 |
·CSocket类 | 第49-50页 |
·Winsock控件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2-64页 |
·Socket通信程序 | 第52-54页 |
·Linux环境下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MFC平台下的客户端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控制字传输 | 第54-55页 |
·图片传输 | 第55-56页 |
·电机控制 | 第56-57页 |
·数据库与ADO技术 | 第57-64页 |
·ADO对象模型 | 第58页 |
·ADO编程的具体步骤 | 第58-59页 |
·数据库的选择与设计 | 第59页 |
·数据库模块设计 | 第59-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工作总结 | 第64页 |
·设计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