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C 级圆环链用钢的发展 | 第10-13页 |
1-2-1 圆环链用钢发展情况 | 第10-13页 |
§1-3 C 级圆环链产品的力学性能要求及受力分析 | 第13-18页 |
1-3-1 C 级矿用圆环链使用性能要求 | 第13-15页 |
1-3-2 受载情况下圆环链的应力分布与失效分析 | 第15-18页 |
§1-4 圆环链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对材料的工艺性能要求 | 第18-21页 |
1-4-1 圆环链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 | 第18-20页 |
1-4-2 对材料的工艺性能要求 | 第20-21页 |
§1-5 课题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 第21页 |
1-5-1 课题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 第21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2-33页 |
§2-1 试验材料化学成分的设计及分析 | 第22-24页 |
§2-2 试验用新钢种材料的制备 | 第24-26页 |
2-2-1 新钢种配料原理 | 第24页 |
2-2-2 钢的熔炼 | 第24-25页 |
2-2-3 锻造处理 | 第25页 |
2-2-4 试样的热处理 | 第25-26页 |
§2-3 试验分析方法 | 第26-33页 |
第三章 新钢种组织转变的研究 | 第33-43页 |
§3-1 新型微合金化圆环链钢的淬透性 | 第33-35页 |
3-1-1 新钢种的淬透性预测 | 第33-34页 |
3-1-2 新钢种的淬透性测定 | 第34-35页 |
§3-2 圆环链微合金化钢的连续冷却转变 | 第35-39页 |
3-2-1 连续转变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 第35页 |
3-2-2 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的钢的组织转变特征 | 第35-38页 |
3-2-3 CCT 曲线预测马氏体组织的临界直径 | 第38页 |
3-2-4 试验钢棒材正火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38-39页 |
§3-3 新钢种不同淬火及回火条件下的组织与性能 | 第39-42页 |
3-3-1 试验钢不同淬火条件下及回火后的微观组织 | 第39-41页 |
3-3-2 不同淬火温度对回火后材料硬度的影响 | 第41页 |
3-3-3 试验钢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圆环链用新钢种不同组织状态与性能 | 第43-51页 |
§4-1 不同状态下新钢种的显微组织特征 | 第43-46页 |
4-1-1 试验钢热轧态组织 | 第43-44页 |
4-1-2 试验钢正火态组织 | 第44页 |
4-1-3 试验钢淬火态组织 | 第44-45页 |
4-1-4 新钢种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 | 第45-46页 |
§4-2 经不同热处理后新钢种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分析 | 第46-50页 |
4-2-1 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力学性能 | 第46-48页 |
4-2-2 冲击韧性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新钢种微合金化对晶粒细化的作用 | 第51-55页 |
§5-1 微合金化设计与晶粒细化 | 第51-52页 |
§5-2 新钢种组织细化的效果 | 第52-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新钢种试制Ф26 mm×92 mm C 级圆环链的组织与性能 | 第55-61页 |
§6-1 热轧棒材的夹杂物分析 | 第55-56页 |
§6-2 新钢种试制圆环链的闪光对焊焊缝处的组织分析 | 第56-58页 |
§6-3 试制圆环链产品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 第58-60页 |
6-3-1 试制Ф26 mm×92 mm-C 级矿用圆环链不同部位微观组织分析 | 第58-59页 |
6-3-2 试制 C 级矿用圆环链力学性能 | 第59-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1-62页 |
§7-1 试验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