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得荣—稻城地区铜矿找矿靶区优选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 第10-11页 |
|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工作概况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第15-33页 |
| ·区域地层 | 第15-18页 |
| ·前震旦系 | 第15页 |
| ·震旦-志留系 | 第15-16页 |
| ·泥盆-石炭系 | 第16-17页 |
| ·二叠系 | 第17页 |
| ·三叠系 | 第17-18页 |
| ·侏罗-白垩系 | 第18页 |
| ·新生界 | 第18页 |
| ·区域构造 | 第18-22页 |
| ·断裂构造 | 第19-20页 |
| ·地体类型与成矿 | 第20-22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22-23页 |
| ·火山岩 | 第22页 |
| ·侵入岩 | 第22-23页 |
|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23-26页 |
|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26-31页 |
| ·区域遥感影像特征 | 第31-33页 |
| 第3章 区域矿产及主要铜矿类型 | 第33-44页 |
|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3-35页 |
| ·矿产种类 | 第33-34页 |
| ·矿产空间分布特点 | 第34-35页 |
| ·主要铜矿床类型及其特征 | 第35-44页 |
| ·斑岩型铜矿 | 第35-37页 |
| ·矽卡岩型铜矿 | 第37-40页 |
| ·热液型铜矿 | 第40-42页 |
| ·火山岩型铜矿 | 第42-44页 |
| 第4章 铜矿控矿因素与找矿信息提取 | 第44-66页 |
| ·铜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第44-46页 |
| ·地层因素 | 第44页 |
| ·岩浆岩 | 第44-45页 |
| ·构造 | 第45-46页 |
| ·地球化学 | 第46页 |
| ·矿化地球化学信息提取 | 第46-62页 |
|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的优选 | 第46-49页 |
| ·子区异常下限衬值滤波法 | 第49-62页 |
| ·遥感信息提取 | 第62-66页 |
| 第5章 找矿靶区优选 | 第66-73页 |
| ·成矿远景区规划 | 第66-69页 |
| ·找矿靶区圈定 | 第69-73页 |
| ·找矿靶区圈定的原则 | 第69-70页 |
| ·找矿靶区圈定 | 第70-73页 |
| 结论与认识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