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以"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为引 | 第9页 |
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1-12页 |
六、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外资并购及其立法概况 | 第13-25页 |
第一节 外资并购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一、外资并购的概念及形式 | 第13页 |
二、与外资并购相关的经营者集中概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外资并购的发展 | 第14-16页 |
一、外资并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4-15页 |
二、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利弊分析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从"法国SEB收购苏泊尔案"看反垄断审查的迫切性 | 第16-18页 |
第四节 国内外对外资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的立法概况 | 第18-25页 |
一、美国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立法概况 | 第18-20页 |
二、德国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立法概况 | 第20-21页 |
三、日本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立法概况 | 第21页 |
四、我国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立法概况 | 第21-22页 |
五、外资并购反垄断立法中的重要启示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外资并购的反垄断事前申报制度 | 第25-34页 |
第一节 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模式比较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法中事前中报标准的缺失及其完善 | 第26-31页 |
一、我国反垄断法中事前中报标准的缺失 | 第26-28页 |
二、国外的事前申报标准 | 第28-31页 |
第三节 申报应当提交的文件、资料 | 第31-33页 |
一、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 | 第31-32页 |
二、欧共体关于申报文件、资料的规定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申报义务人和违反申报规定的法律后果 | 第33-34页 |
一、申报义务人 | 第33页 |
二、违反申报规定的法律后果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程序 | 第34-52页 |
第一节 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机构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实体标准 | 第35-41页 |
一、国际上两种主要标准之比较 | 第35-37页 |
二、我国反垄断法中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实体考察因素 | 第37-41页 |
第三节 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中的事前商谈制度 | 第41-43页 |
一、事前商谈制度的引入 | 第41-42页 |
二、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看事前商谈制度的适用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初步审查制度 | 第43-44页 |
一、初步审查程序性规定的设置 | 第43-44页 |
二、初步审查的结果及其注意事项 | 第44页 |
第五节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进一步审查制度 | 第44-46页 |
一、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进一步审查实体内容的缺失 | 第44页 |
二、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进一步审查的程序性规定 | 第44-46页 |
第六节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调查和听证制度 | 第46-50页 |
一、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调查制度 | 第46-48页 |
二、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听证制度 | 第48-50页 |
第七节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中的制裁与执行 | 第50页 |
第八节 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中的安全审查制度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完善建议 | 第52-54页 |
一、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的相关条文 | 第52页 |
二、修正《公司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 | 第52页 |
三、提高并购审查机构的专业性 | 第52-53页 |
四、制定《企业横向并购指南》 | 第53页 |
五、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第53页 |
六、引入专业权威的中介调查机构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