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判例制度概论 | 第8-12页 |
(一) 判例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1、判例与案例 | 第8-9页 |
2、判例法与制定法 | 第9页 |
3、判例与司法解释 | 第9-10页 |
(二) 判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二、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12-19页 |
(一) 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12-15页 |
1、构建判例制度有利于克服成文法的弊端 | 第12-13页 |
2、构建判例制度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实现司法的正义与公平 | 第13-14页 |
3、构建判例制度有利于法官整体素质提高 | 第14页 |
4、构建判例制度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 | 第14页 |
5、构建判例制度有利于增强司法的相对独立,减少政对司法的干预 | 第14-15页 |
(二) 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可行性 | 第15-19页 |
1、我国存在判例制度的历史积淀 | 第15-16页 |
2、我国具有构建判例制度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 | 第16-17页 |
3、世界两大法系的融合发展也为我国构建判例制度提供了借鉴上的可能 | 第17-19页 |
三、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设想 | 第19-39页 |
(一) 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途径 | 第19-21页 |
(二) 我国判例的创制 | 第21-33页 |
1、创制原则 | 第21-23页 |
2、创制主体 | 第23-26页 |
3、创制条件或标准 | 第26-29页 |
4、创制程序 | 第29-33页 |
(三) 我国判例的适用 | 第33-39页 |
1、判例的适用前提 | 第33页 |
2、判例适用的原则 | 第33-35页 |
3、判例适用的条件 | 第35-36页 |
4、判例适用的方法和相关保障措施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