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缩写词目表 | 第5-6页 |
SUMMARY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高氮素吸收与利用率水稻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酶的活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率之间关系的意义 | 第10-11页 |
·氮代谢酶活性与水稻杂种优势的预测 | 第11页 |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相关酶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不同基因型与氮转化相关酶的活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率差异性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不同发育阶段,酶的活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率差异性的研究 | 第12页 |
·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酶的活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率差异性的研究 | 第12-13页 |
·几种与氮素吸收利用率相关酶的研究 | 第13-14页 |
·氮代谢酶活性与水稻杂种优势的预测 | 第14-15页 |
·研究的最新方向和领域 | 第15-18页 |
·氮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5-16页 |
·氮素对植物呼吸作用及酶的影响 | 第16-17页 |
·氮素对代谢酶的影响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材料来源 | 第18-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杂交方法 | 第18-19页 |
·播种及栽培 | 第19页 |
·取样方法 | 第19页 |
·营养液的配制 | 第19-20页 |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测定 | 第20页 |
·反应液的制备 | 第20页 |
·提取缓冲液 | 第20页 |
·反应混合液A | 第20页 |
·反应混合液B | 第20页 |
·显色剂 | 第20页 |
·40mmol/L ATP 溶液 | 第20页 |
·测定方法 | 第20页 |
·水稻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 第20-24页 |
·实验原理 | 第20-21页 |
·仪器设备 | 第21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21页 |
·亚硝态氮标准曲线制作 | 第21-22页 |
·酶的提取和酶促反应 | 第22-23页 |
·酶活性测定 | 第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5页 |
·氮素浓度对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24-28页 |
·氮素浓度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氮素浓度对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不同生育期对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33页 |
·不同生育期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不同生育期对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3页 |
·杂交水稻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33-35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5-38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不同浓度的氮素营养和不同生育期对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水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杂种优势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个人简介 | 第42-43页 |
导师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