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脂肪酶 | 第14-19页 |
·α/β水解酶家族 | 第14页 |
·脂肪酶基因家族的起源与分类 | 第14-15页 |
·脂肪酶的晶体结构 | 第15-16页 |
·脂肪酶的功能 | 第16-17页 |
·脂肪酶基因家族的活性区鉴定过程 | 第17页 |
·脂肪酶在物种中的研究 | 第17-19页 |
·脂肪酶的应用 | 第19页 |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 第19-22页 |
·NPV的生活史与感染方式 | 第19-20页 |
·NPV与宿主进化抗争 | 第20-21页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感染方式及危害 | 第21-22页 |
·家蚕脂肪酶1(Bmlipase-1)的抗BmNPV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4-28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家蚕lipase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 | 第28-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来源 | 第28页 |
·本章生物信息学分析中主要使用的软件以及涉及的网站 | 第28页 |
·家蚕lipase家族的鉴定 | 第28-29页 |
·家蚕lipase家族以及其他物种lipase部分成员的进化分析 | 第29页 |
·家蚕lipase-1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比较 | 第29页 |
·家蚕基因芯片数据聚类处理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家蚕lipase家族成员鉴定 | 第29-30页 |
·家蚕lipase的序列分析及进化关系分析 #2l | 第30页 |
·家蚕lipase基因与其他物种同源性比对 | 第30-33页 |
·家蚕lipase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Bmlipase1的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6页 |
·基因克隆中需要的试剂和仪器 | 第36-38页 |
·主要溶液及配制 | 第38-40页 |
·RNA的提取 | 第40-41页 |
·RNA的检测 | 第41页 |
·cDNA制备及检测 | 第41-42页 |
·分子克隆 | 第42-44页 |
·载体构建方法 | 第44-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转基因注射及阳性个体筛选与分子检测 | 第48-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5页 |
·材料的培育 | 第48页 |
·显微注射 | 第48页 |
·转基因阳性个体筛选 | 第48页 |
·southern杂交检测 | 第48-52页 |
·反向PCR方法 | 第52-53页 |
·半定量与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 第53-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阳性个体的筛选和选育 | 第55-57页 |
·southern杂交结果 | 第57页 |
·转基因插入位点分析 | 第57-58页 |
·半定量检测 | 第58页 |
·定量PCR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2页 |
第六章 增量表达Bmlipase-1的转基因株系的病毒抗性检测 | 第62-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攻毒材料的培育 | 第62页 |
·半致死剂量的计算 | 第62-63页 |
·攻毒试验设计 | 第63页 |
·攻毒后材料的提取 | 第6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63-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攻毒统计分析 | 第64-66页 |
·攻毒后的半定量PCR检测 | 第66页 |
·攻毒后的定量PCR检测 | 第66-67页 |
·讨论 | 第67-70页 |
第七章 小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情况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