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缩略简表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棉花无土育苗技术体系 | 第12-13页 |
·棉花主要调控技术措施 | 第13-16页 |
·棉花移栽密度技术体系 | 第13-14页 |
·棉花肥料运筹技术体系 | 第14-15页 |
·棉花化学控制技术体系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主要调查、测定项目 | 第18-20页 |
·农艺性状和产量调查 | 第18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 | 第18-19页 |
·叶片和铃壳可溶性糖含量 | 第19页 |
·铃体积 | 第19页 |
·棉铃和铃壳重 | 第19页 |
·棉纤维纤维素含量 | 第19页 |
·氮磷钾测定 | 第19页 |
·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0-43页 |
·密度对无土苗产量、纤维品质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0-30页 |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第20页 |
·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对纤维长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对纤维马克隆值的影响 | 第21页 |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1-30页 |
·对最终株高和叶片数的影响 | 第21-22页 |
·对蕾数和现蕾强度的影响 | 第22-24页 |
·对成铃强度、成铃率和铃数的影响 | 第24-25页 |
·对群体 L A I 和叶角的影响 | 第25页 |
·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第25-26页 |
·对 S P A D (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6页 |
·对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对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第28-30页 |
·氮肥运筹对无土苗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0-35页 |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第30页 |
·对现蕾和果枝始节位的影响 | 第30页 |
·对株高和叶片数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成铃强度的影响 | 第31页 |
·对群体 LAI 和 SPAD(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32-35页 |
·对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对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第34-35页 |
·高产对氮磷钾需求量 | 第35页 |
·高产对氮磷钾配比要求 | 第35页 |
·化控运筹对无土苗产量、纤维品质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5-43页 |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对纤维长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对纤维马克隆值的影响 | 第37页 |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7-43页 |
·对株高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对成铃强度和结铃率的影响 | 第38页 |
·对群体 LAI 和叶角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棉铃对位果枝叶 SPAD 值(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对棉铃对位果枝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棉铃体积的影响 | 第40页 |
·对棉铃铃重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棉铃铃壳重增长率的影响 | 第41页 |
·对棉铃铃壳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化控对纤维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四部分 小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关键技术密度、肥料和化控影响无土苗的产量和纤维品质,且优化技术要求与营养钵移栽棉不同 | 第43-44页 |
·适宜的密度,并配套肥料和化控的合理运筹能显著促进无土苗生长发育和提高生理活性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