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补偿及其机制构建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 | 第7-10页 |
·水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10-16页 |
2 引言 | 第16-17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材料 | 第17-18页 |
·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38页 |
·中线工程对水源区的影响分析 | 第19-27页 |
·对农业的影响 | 第19-20页 |
·对工业的影响 | 第20-21页 |
·对水利的影响 | 第21-23页 |
·对旅游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 第24-25页 |
·对库区移民的影响 | 第25-27页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7页 |
·水源区环保投入和成本损失分析 | 第27-30页 |
·直接投入分析 | 第27-29页 |
·水源区机会成本损失分析 | 第29-30页 |
·水资源价值评估和核算 | 第30-33页 |
·评估和核算方法 | 第30页 |
·水费支付意愿 | 第30-31页 |
·供水工程系统的边际成本 | 第31页 |
·水源区天然水资源价值的分析计算结果 | 第31-32页 |
·水源区级差水资源价值的计算 | 第32-33页 |
·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措施 | 第33-38页 |
·补偿机制建立的原则 | 第33页 |
·补偿范围和责任主体的确定 | 第33-34页 |
·补偿标准的核算 | 第34-35页 |
·补偿资金的来源与使用 | 第35-36页 |
·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 第36-3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ABSTRACT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