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丘陵区河岸带景观格局演变与土壤化学性质时空变异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 第10-11页 |
·景观格局和尺度 | 第11页 |
·流域生态学 | 第11-12页 |
·河岸带 | 第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景观生态学研究 | 第12-14页 |
·景观格局研究 | 第14-15页 |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 | 第15页 |
·河岸带研究 | 第15-16页 |
·3S技术在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的获取 | 第21-25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1-23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3-24页 |
·区域资料的搜集 | 第24-25页 |
3 景观格局的分析 | 第25-47页 |
·景观类型划分 | 第25-30页 |
·景观类型划分依据 | 第25-30页 |
·景观类型图 | 第30页 |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第30-33页 |
·景观要素斑块特征指数 | 第30-31页 |
·景观格局特征指数 | 第31-33页 |
·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统计分析 | 第33-36页 |
·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第36-47页 |
·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变化分析 | 第37-42页 |
·景观特征指数变化分析 | 第42-44页 |
·景观要素面积转移分析 | 第44-47页 |
4 土壤化学性质时空变化分析 | 第47-53页 |
·土壤pH的分析 | 第47-48页 |
·pH基本统计特征 | 第47-48页 |
·土壤pH的变化总体特征 | 第48页 |
·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 | 第48-49页 |
·有机质的基本统计特征 | 第48页 |
·土壤有机质变化总体特征 | 第48-49页 |
·土壤速效磷的时空变异 | 第49-50页 |
·速效磷的基本统计特征 | 第49-50页 |
·土壤速效磷的变化总体特征 | 第50页 |
·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变异 | 第50-53页 |
·速效钾的基本统计特征 | 第50-51页 |
·土壤速效钾的变化总体特征 | 第51-53页 |
5 景观格局变化与土壤化学性质变异关系探讨 | 第53-61页 |
·点位景观格局变化与土壤化学性质变异 | 第53-57页 |
·景观格局变化 | 第53页 |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 第53-56页 |
·景观类型变化与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 第56-57页 |
·景观指数变化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第57-61页 |
·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和破碎度与土壤化学性质比较 | 第57-58页 |
·景观形状指数、分维度与土壤化学性质比较 | 第58-61页 |
6 景观优化和土壤改良 | 第61-65页 |
·景观格局优化 | 第61-6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1页 |
·景观格局优化对策 | 第61-62页 |
·土壤改良 | 第62-65页 |
·耕作 | 第63页 |
·施肥 | 第63页 |
·平整土地 | 第63-64页 |
·水利设施建设 | 第64页 |
·植树造林 | 第64-65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