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骨伤科论文--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论文

热痹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滑膜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2-13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第14-20页
    1.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认识第14-17页
        1.1 病因病机第14页
        1.2 辨证论治第14-15页
        1.3 中医治疗方法第15-17页
            1.3.1 中药内服第15页
            1.3.2.中药热敷第15-16页
            1.3.3.针灸理疗第16页
            1.3.4 手法第16-17页
            1.3.5 其他综合治疗第17页
    2.西医治疗方法第17-20页
        2.1 手术治疗第17-18页
        2.2 非手术治疗第18-20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0-64页
    1.临床资料第20-29页
        1.1 病例来源第20页
        1.2 诊断标准第20-23页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第20-21页
            1.2.2 中医诊断标准第21-22页
            1.2.3 纳入标准第22页
            1.2.4 排除标准第22-23页
            1.2.5 剔除标准第23页
            1.2.6 退出标准第23页
        1.3 研究方法第23-28页
            1.3.1 研究设计类型第23页
            1.3.2 样本量估计第23-24页
            1.3.3 随机方法第24页
            1.3.4 盲法设计及实施第24-25页
                1.3.4.1 盲法设计类型第24页
                1.3.4.2 盲法的具体实施第24-25页
                    1.3.4.2.1 双模拟技术第24页
                    1.3.4.2.2 随机方案隐匿第24页
                    1.3.4.2.3 伦理审核第24-25页
            1.3.5 治疗方案第25-26页
                1.3.5.1 研究药品的名称、规格和来源第25页
                1.3.5.2 药品包装第25-26页
                1.3.5.3 服药方法第26页
            1.3.6 观察指标第26-27页
            1.3.7 观察周期和时点第27页
            1.3.8 观察及记录要求第27-28页
                1.3.8.1 求实第27页
                1.3.8.2 及时第27页
                1.3.8.3 完整第27-28页
                1.3.8.4 数据收集、管理及数据流程第28页
                1.3.8.5 监督第28页
        1.4 统计方法第28-29页
        1.5 研究路线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55页
        2.1 研究对象第29-30页
        2.2 基线分析第30-31页
            2.2.1 性别分布情况比较第30-31页
            2.2.2 入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第31页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情况比较第31-54页
            2.3.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情况第31-33页
            2.3.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评分改善情况第33-41页
                2.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疼痛评分比较第33-35页
                2.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僵硬指标评分比较第35-37页
                2.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功能评分比较第37-39页
                2.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总分比较第39-41页
            2.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肤温改善情况第41-42页
            2.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度改善情况第42-45页
            2.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压痛改善情况第45-47页
            2.3.6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SF-36 情况比较第47-54页
        2.4 两组治疗病例临床疗效分析第54-55页
        2.5 安全性观察第55页
        2.6 临床疗效分析结果第55页
    3 讨论第55-64页
        3.1 研究结果分析第55-58页
            3.1.1 治疗前后两组膝关节改善情况第55页
            3.1.2 SF-36 改善情况第55-56页
            3.1.3 结果分析第56-58页
                3.1.3.1 非甾体类抗炎药作用机制第56页
                3.1.3.2 热痹方主治及组方原理分析第56-57页
                3.1.3.3 热痹方现代药理研究第57-58页
                3.1.3.4 热痹方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效果差异性分析第58页
        3.2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认识第58页
        3.3 膝关节滑膜的解剖和功能第58-59页
        3.4 发病机制第59-60页
            3.4.1 细胞外基质降解第59页
            3.4.2 血管炎症反应第59-60页
        3.5 施杞教授对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认识第60-62页
            3.5.1 病因第60-61页
            3.5.2 病机第61页
            3.5.3 膝骨关节炎辨证分型标准第61-62页
            3.5.4 施杞教授对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辨证论治第62页
        3.6 结论第62页
        3.7 创新点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一 VAS 评分第71-75页
附录二 SF-36 健康问卷第75-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医疗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阴阳调衡针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