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位场物性反演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三维视物性快速反演方法及相关的方法理论 | 第20-50页 |
| ·三维视物性快速反演方法的基本思路 | 第20-21页 |
| ·位场异常的分离方法 | 第21-31页 |
| ·位场异常分离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 ·位场异常分离的插值切割法 | 第26-27页 |
| ·位场异常分离的层切割技术及模型试验 | 第27-31页 |
| ·位场异常的向下延拓 | 第31-35页 |
| ·位场异常向下延拓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 ·位场异常的迭代法向下延拓 | 第33-35页 |
| ·层源位场异常的正反演 | 第35-43页 |
| ·层源位场异常的正演 | 第36-40页 |
| ·层源位场异常的反演 | 第40-43页 |
| ·三维视物性快速反演方法的实现及模型实例 | 第43-50页 |
| 第三章 三维视物性快速反演方法的实际应用 | 第50-74页 |
| ·新疆色尔特能地区的三维视物性反演 | 第50-54页 |
| ·色尔特能工区的地质简况 | 第50页 |
| ·色尔特能工区重力异常及三维视密度反演 | 第50-53页 |
| ·色尔特能工区磁力异常及三维视磁化率反演 | 第53-54页 |
| ·普光气田的三维视密度反演 | 第54-58页 |
| ·普光气田的地质简况 | 第54页 |
| ·普光气田的岩石密度 | 第54-55页 |
| ·普光气田的重力异常的理论估算 | 第55-56页 |
| ·普光气田的布格重力异常 | 第56-57页 |
| ·普光气田重力异常的视密度反演结果 | 第57页 |
| ·根据视密度反演推断的气田的远景区 | 第57-58页 |
| ·霍邱矿区的三维视磁化率反演 | 第58-64页 |
| ·霍邱铁矿及矿区简况 | 第58-59页 |
| ·矿区磁力异常及处理 | 第59-60页 |
| ·矿区三维视磁化率反演 | 第60-64页 |
| ·东海及邻区的三维视密度反演 | 第64-74页 |
| ·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以及前人相关研究 | 第65-68页 |
| ·研究区视密度反演解释 | 第68-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第四章 三维视物性快速反演方法的可视化软件实现 | 第74-87页 |
| ·软件的实现方法和过程 | 第74-78页 |
| ·Fortran语言程序模块的实现 | 第74-75页 |
| ·C++ Builder6.0环境下软件界面的实现 | 第75-76页 |
| ·混合语言编程中的调用动态链接库DLL技术 | 第76-77页 |
| ·软件的多线程技术设计 | 第77-78页 |
| ·Surfer自动化语言及其调用 | 第78页 |
| ·软件的功能介绍 | 第78-87页 |
| ·软件的数据格式 | 第79-81页 |
| ·资料预处理模块 | 第81-82页 |
| ·△T化磁极模块 | 第82-83页 |
| ·位场延拓模块 | 第83-84页 |
| ·位场切割模块 | 第84-85页 |
| ·视密度成像模块 | 第85页 |
| ·视磁性成像模块 | 第85-86页 |
| ·绘图模块 | 第86-87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87-89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 ·后续工作的建议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6页 |
| 作者简历 | 第96-97页 |
| 教育经历 | 第96页 |
| 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