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形态学论文

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胚胎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20页
   ·南蛇藤属(Celasrus L.)地理生态学特性第8-9页
     ·形态特征第8页
     ·地理分布第8页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第8页
     ·保护价值第8-9页
   ·南蛇藤属(Celasrus L.)植物研究现状第9-11页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第9-11页
     ·繁殖及绿化应用第11页
   ·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地理生态学特性第11-13页
     ·形态特征第11-12页
     ·地理分布第12页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第12页
     ·保护价值第12-13页
   ·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研究现状第13-15页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第13-15页
     ·繁殖及绿化应用第15页
   ·植物胚胎学介绍及研究的概况第15-19页
     ·植物胚胎学研究的回顾第15-16页
     ·植物胚胎学研究的现状第16-19页
     ·植物胚胎学研究的展望第19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材料的采集和固定第20页
   ·研究方法第20-22页
     ·实体观察第20页
     ·石蜡制片法第20-21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33页
   ·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第22-27页
     ·小孢子发生第22页
     ·雄配子体发育第22-23页
     ·花粉形态第23页
     ·花药壁发育第23-26页
     ·雄花的外部形态与花药的内部发育对应关系第26-27页
   ·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第27-29页
     ·胚珠第27页
     ·大孢子发生第27页
     ·雌配子体发育第27-28页
     ·珠被绒毡层的发育第28-29页
     ·雌蕊的外部形态与胚珠发育的对应关系第29页
   ·雌、雄蕊发育的对应关系第29-30页
   ·双受精现象第30-31页
     ·极核受精第31页
     ·卵细胞受精第31页
   ·胚和胚乳的早期发育第31-32页
     ·胚的早期发育第31页
     ·胚乳的早期发育第31-32页
   ·假种皮的早期发育第32-33页
4 结论第33-35页
   ·花药壁的发育第33页
   ·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第33页
   ·大孢子的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第33页
   ·双受精作用第33页
   ·胚珠发育与花药发育的对应关系第33页
   ·花药与胚珠发育的不同步性第33-35页
讨论第35-36页
 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不同步性第35页
 助细胞的退化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图板说明第40-43页
图板第4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庆地区四种植物对盐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下一篇:东北大黑鳃金龟嗅感器和触角叶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