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导言 | 第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7页 |
·论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 | 第17-20页 |
第2章 异化的提出与现代哲学主题的变化 | 第20-40页 |
·现代哲学的视野转换与异化理论的提出 | 第20-26页 |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现代哲学观念的变革 | 第21-23页 |
·实践:人类生存的基点 | 第23-26页 |
·异化的哲学与实践根据 | 第26-34页 |
·异化是现代生存论哲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26-27页 |
·异化反映了当代人类生存的基本矛盾 | 第27-34页 |
·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社会“异化”矛盾的揭示 | 第34-40页 |
第3章 异化的哲学探析 | 第40-64页 |
·异化概念的哲学意蕴 | 第40-46页 |
·异化的本真涵义:人的主体活动及其产物对人的异己统治 | 第41-43页 |
·“属人世界”——异化概念的存在空间 | 第43-45页 |
·“物的依赖性”时代——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 第45-46页 |
·异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 第46-60页 |
·异化概念的提出 | 第46-49页 |
·异化理论的现代形态 | 第49-60页 |
·对象化、异化与物化 | 第60-64页 |
第4章 存在和意义的矛盾——异化关注的主题 | 第64-79页 |
·人作为“类生命”的永恒追求:生活意义 | 第64-69页 |
·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人的意义性存在 | 第65-67页 |
·生存意义的涵义 | 第67-69页 |
·劳动创造并体现着生活的意义 | 第69-72页 |
·劳动生成人的本质和意义 | 第69-71页 |
·异化劳动对生存意义的扭曲 | 第71-72页 |
·“存在的遗忘”与“生活意义的异化” | 第72-79页 |
·理性与人的生存本质 | 第73页 |
·理性的异化与蜕变 | 第73-75页 |
·人的生存意义的消解 | 第75-79页 |
第5章 异化生存矛盾的主要表现 | 第79-100页 |
·“科技异化”对人的生存空间的挤压 | 第80-86页 |
·科技异化的涵义及其根源 | 第81-83页 |
·科技异化的表现形式 | 第83-86页 |
·“商品异化”对人的生存需要的剥离 | 第86-91页 |
·商品——商品经济时代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 | 第86-88页 |
·商品意识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 | 第88-91页 |
·“心理异化”对人的心灵的扭曲 | 第91-94页 |
·物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贬损 | 第94-100页 |
·物化的涵义和根源 | 第95-98页 |
·“物化的时代”中人的发展特点 | 第98-100页 |
结语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0-1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115页 |
ABSTRACT | 第115-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