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籽饼中茶皂素的提取纯化与茶籽多糖的提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言 | 第11-24页 |
·茶油的性质用途及提取方法 | 第11-13页 |
·茶油的物化性质 | 第11-12页 |
·茶油的用途 | 第12页 |
·茶油的提取方法 | 第12-13页 |
·茶皂素的结构和性质和应用 | 第13-15页 |
·茶皂素的结构 | 第13-14页 |
·茶皂素的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茶皂素的应用 | 第15-16页 |
·茶皂素在农业方面的开发应用 | 第15页 |
·茶皂素在日化行业的开发应用 | 第15-16页 |
·茶皂素在医药行业的开发应用 | 第16页 |
·茶皂素的其他用途 | 第16页 |
·茶皂素的提取方法 | 第16-18页 |
·水提法 | 第16-17页 |
·水提—醇萃法 | 第17页 |
·水提—沉淀法 | 第17页 |
·醇提法 | 第17页 |
·膜分离法 | 第17-18页 |
·超声波法 | 第18页 |
·茶皂素的纯化方法 | 第18-19页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法 | 第18页 |
·正丁醇转萃法 | 第18-19页 |
·超滤膜法 | 第19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9页 |
·茶皂素的定量测定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9页 |
·重量分析法 | 第19-20页 |
·其它方法 | 第20页 |
·茶籽多糖的用途及提取方法 | 第20-21页 |
·茶籽多糖的用途 | 第20页 |
·茶籽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20-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4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2 茶皂素与茶籽多糖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24-3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皂素的研究 | 第24-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9页 |
·结论 | 第29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皂素的研究 | 第29-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两种方法对比结果 | 第31页 |
·苯酚-硫酸法测定茶籽多糖的研究 | 第31-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3 茶籽饼脱脂和茶皂素的提取研究 | 第35-48页 |
·茶籽饼脱脂的研究 | 第35-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 第40-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4 大孔树脂纯化茶皂素的研究 | 第48-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8-49页 |
·粗茶皂素溶液的制备 | 第49页 |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和选择 | 第49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50页 |
·NaOH洗脱液浓度对茶皂素产品的影响 | 第50页 |
·洗脱液浓度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50页 |
·洗脱液体积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50页 |
·高纯度茶皂素的制取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大孔树脂的选择 | 第51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NaOH洗脱液浓度对茶皂素产品的影响 | 第53页 |
·洗脱液浓度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洗脱液体积对脱附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高纯度茶皂素的制取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5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籽多糖的研究 | 第57-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58-59页 |
·正交实验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各因素对提取茶籽多糖的影响 | 第59-62页 |
·正交实验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创新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创新点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