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5页 |
| 第一部分 冗思在青少年抑郁发展中的作用—多水平追踪研究 | 第15-4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4页 |
| ·青少年抑郁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抑郁的易感性—应激模型研究 | 第16-18页 |
| ·冗思—抑郁的认知易感性因素 | 第18-2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4页 |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第24-29页 |
| ·对象 | 第24页 |
| ·测试方法 | 第24-28页 |
|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 第26页 |
| ·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 | 第26页 |
| ·反应方式问卷-冗思分量表 | 第26-27页 |
| ·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 | 第27页 |
| ·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 | 第27-28页 |
| ·统计方法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29-42页 |
| ·描述性统计 | 第29-30页 |
| ·反应方式问卷冗思分量表的重测信度 | 第30页 |
| ·冗思对抑郁及焦虑症状的预测作用 | 第30-32页 |
| ·追踪数据分析 | 第32-42页 |
| ·首次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应激水平与冗思的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 ·冗思与应激水平预测青少年抑郁症状的追踪数据分析 | 第33-38页 |
| ·冗思与应激水平预测青少年焦虑症状的追踪数据分析 | 第38-42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6页 |
| ·冗思反应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独立预测作用分析 | 第42页 |
| ·冗思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非独立预测作用分析 | 第42-43页 |
|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冗思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构建 | 第43-44页 |
| ·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 第二部分 冗思与抑郁的神经机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 第47-8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47-61页 |
| ·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历史及原理概述 | 第47-48页 |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原理及研究现状 | 第48-50页 |
| ·局部一致性方法对静息态功能成像的分析 | 第50-51页 |
| ·抑郁的BOLD-fMRI研究 | 第51-57页 |
| ·抑郁的任务激活BOLD-fMRI研究 | 第51-54页 |
| ·抑郁的静息态BOLD-fMRI研究 | 第54-57页 |
| ·冗思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 第57-61页 |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61-68页 |
| ·研究对象 | 第61-62页 |
| ·抑郁症患者组 | 第61页 |
| ·健康对照组 | 第61-62页 |
| ·研究工具与问卷 | 第62-63页 |
| ·一般资料收集 | 第62页 |
|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 第62页 |
| ·社交性应激反应问卷 | 第62-63页 |
| ·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 | 第63页 |
| ·fMRI数据采集 | 第63-64页 |
| ·fMRI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64-67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64-65页 |
| ·局部一致性值的计算 | 第65页 |
| ·fMRI数据成组分析 | 第65-67页 |
| ·其它统计方法 | 第67-68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68-74页 |
| ·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 | 第68页 |
| ·正常对照与抑郁症患者的ReHo特点 | 第68-69页 |
|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的ReHo差异 | 第69-71页 |
| ·抑郁症患者冗思得分与激活差异脑区的相关分析 | 第71-72页 |
| ·抑郁症患者功能连接分析 | 第72-74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74-79页 |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74页 |
| ·抑郁症患者的ReHo特点 | 第74-77页 |
| ·抑郁症患者与冗思相关的脑区分析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100页 |
| 综述: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 第100-112页 |
| 致谢 | 第112-114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