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历史分析的方法 | 第12-13页 |
| ·归纳分析的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法律诱因:美国金融监管法的缺陷 | 第14-21页 |
| ·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的原因探析 | 第14-16页 |
| ·多重原因导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 | 第14-15页 |
|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是法律的缺失 | 第15-16页 |
| ·金融危机发生的具体法律诱因:美国金融监管法的缺陷 | 第16-21页 |
| ·美国金融监管法的概况 | 第16-17页 |
| ·美国金融监管法的缺陷 | 第17-21页 |
| 第二章 金融危机全球化及其法律诱因:国际金融监管法的缺位 | 第21-27页 |
| ·金融危机向全球传导的背景和主要途径 | 第21-24页 |
| ·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危机向全球传导的背景 | 第21-22页 |
| ·金融危机向全球传导的主要途径 | 第22-24页 |
| ·金融危机全球化的法律诱因:国际金融监管法的缺位 | 第24-27页 |
| ·现存国际金融法体系中基本监管规则的缺位 | 第24-25页 |
| ·已有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实际效用不足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金融危机的应对与国内金融监管立法改革 | 第27-34页 |
| ·美国国内金融监管立法改革 | 第27-29页 |
| ·美国《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与金融监管改革 | 第27-29页 |
| ·“保尔森方案”中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 | 第29页 |
| ·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启示 | 第29-34页 |
| ·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现状 | 第30-31页 |
| ·加快金融监管立法步伐,完善我国的金融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补正 | 第34-41页 |
| ·国际调节论:补正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理论指引 | 第34-35页 |
| ·国际调节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 第34页 |
| ·国际调节的主要方式及其法律表现 | 第34-35页 |
| ·金融市场国际调节与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重要性 | 第35页 |
| ·补正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基本构想 | 第35-41页 |
| ·国际金融监管主体的选择 | 第35-38页 |
| ·解决经济全球化与金融监管主体内国化的矛盾 | 第38-39页 |
| ·完善国际金融监管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39-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