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 ·国际社会对生殖健康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关注 | 第14-15页 |
| ·改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 ·改善药物流产妇女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工作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理论框架 | 第20-21页 |
| ·文章中一些专业用语的解释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3-27页 |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调查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5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5页 |
| ·质量控制方法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7-54页 |
|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 第27页 |
|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第27页 |
| ·药物流产患者基本资料 | 第27-30页 |
| ·基线问卷基本资料 | 第27-29页 |
| ·干预后问卷基本资料 | 第29页 |
| ·前、后问卷基本资料的比较情况 | 第29-30页 |
| ·药物流产患者的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情况及生殖健康现状 | 第30-38页 |
| ·经期保健相关知识及月经状况 | 第30-31页 |
| ·避孕节育及人工流产知识及现状 | 第31-37页 |
| ·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知识及现状 | 第37-38页 |
| ·药物流产患者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及需求 | 第38-40页 |
| ·药物流产患者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 | 第40-47页 |
| ·影响因素指标数量化 | 第40-41页 |
| ·年龄、婚姻对重复流产患者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 ·影响经期保健知识的分组分析 | 第42-43页 |
| ·避孕节育与人工流产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 ·生殖道感染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 第45-46页 |
| ·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 第46-47页 |
| ·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的影响因素 | 第47-50页 |
| ·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 第47-50页 |
| ·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 第50页 |
| ·干预前后效果的比较 | 第50-54页 |
| ·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前后比较 | 第50-51页 |
| ·避孕方法掌握种类干预前后比较 | 第51页 |
| ·避孕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认识的干预前后比较 | 第51-52页 |
| ·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和意愿的干预前后比较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62页 |
| ·药物流产患者生殖健康知识及现状 | 第54-56页 |
| ·经期保健知识及月经情况 | 第54页 |
| ·避孕节育、人工流产知识与现状 | 第54-55页 |
| ·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知识及现状 | 第55-56页 |
| ·药物流产患者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因素 | 第56-58页 |
| ·不同年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不同 | 第56-57页 |
| ·不同收入,生殖健康综合知识综合得分不同 | 第57页 |
| ·不同文化程度,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不同 | 第57页 |
| ·不同职业,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不同 | 第57页 |
| ·不同婚姻状况,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不同 | 第57-58页 |
| ·药物流产患者生殖健康服务的意愿及需求 | 第58页 |
| ·干预后效果分析 | 第58-60页 |
| ·干预后生殖健康知识变化 | 第58-59页 |
| ·干预后药物流产患者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和意愿 | 第59-60页 |
| ·建议 | 第60-62页 |
| ·应逐步建立全方位、开放性的生殖健康促进活动模式 | 第60页 |
| ·针对目标人群的需求和薄弱环节,将健康促进活动整合到医院的 常规流产服务的运作流程中 | 第60-61页 |
| ·加强社区和卫生部门的合作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小结与不足 | 第63-64页 |
| ·创新点和意义 | 第63页 |
| ·不足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综述 | 第69-77页 |
| 附录1 | 第77-88页 |
| 附录2 | 第88-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