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学之“匪”色想象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4页 |
第一章 匪从何来 | 第24-53页 |
第一节 "匪"字考古 | 第24-31页 |
第二节 盗跖:最早的匪色文学想象 | 第31-36页 |
第三节 民间土匪文化形态形成的思想渊源 | 第36-47页 |
第四节 《水浒传》对现代匪色文学想象的影响 | 第47-53页 |
第二章 从文化、政治到文学—现代匪色话语的形成 | 第53-91页 |
第一节 匪与现代文化思潮 | 第53-64页 |
第二节 匪与国民性 | 第64-70页 |
第三节 匪与文学 | 第70-76页 |
第四节 民间土匪观对于写作者的影响 | 第76-78页 |
第五节 阿Q的启示 | 第78-91页 |
第三章 百年文学各阶段的匪色文学综述 | 第91-140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匪患综述 | 第91-93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匪色文学 | 第93-111页 |
第三节 "十七年"文学的匪色想象 | 第111-127页 |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的匪色文学 | 第127-140页 |
第四章 现代作家审美观照下的土匪世相(上) | 第140-179页 |
第一节 徐玉诺:真实的恐惧 | 第140-144页 |
第二节 艾芜:江湖与人生 | 第144-150页 |
第三节 姚雪垠:走进历史言说的土匪 | 第150-172页 |
第四节 师陀:乱世之中的匪性、人性与诗性 | 第172-179页 |
第五章 现代作家审美观照下的土匪世相(下) | 第179-213页 |
第一节 土与匪:地域文化与现代匪色文学想象 | 第179-187页 |
第二节 端木蕻良:原始生命力量的高歌 | 第187-196页 |
第三节 萧军:匪侠文化的现代演绎 | 第196-200页 |
第四节 沈从文:悲悯观照下的湘西土匪 | 第200-213页 |
第六章 当代文学中的匪性之维 | 第213-252页 |
第一节 匪可貌相: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土匪外貌修辞 | 第213-225页 |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视野中的匪 | 第225-228页 |
第三节 质疑匪性 | 第228-232页 |
第四节 匪与乡村暴力文化批判 | 第232-242页 |
第五节 土匪、女人和性 | 第242-252页 |
结语 | 第252-262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266页 |
附录 | 第266-267页 |
后记 | 第267-2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