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相关问题的界定 | 第12-13页 |
·港航系统 | 第12-13页 |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相关工作 | 第13页 |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发展及评价现状 | 第13-19页 |
·国内外航运船舶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外港口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外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结构安排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的评价模型 | 第22-35页 |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2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 第22页 |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2-23页 |
·层次分析确定子目标和各指标权重W | 第23-29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23-24页 |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24-26页 |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26-28页 |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28-29页 |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立模糊评价矩阵R | 第29-33页 |
·建立评价因素集 | 第29页 |
·确定等级评语集 | 第29-30页 |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第30-33页 |
·单因素模糊评价,确立模糊评价矩阵R | 第33页 |
·AHP-模糊综合评价 | 第33-3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模型选取 | 第33-34页 |
·评价指标的处理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 第35-52页 |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46页 |
·总体目标 | 第35页 |
·制定原则 | 第35-37页 |
·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的建立依据 | 第37-38页 |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46页 |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方法 | 第46-49页 |
·评价指标的建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 | 第46页 |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47页 |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计算 | 第47-49页 |
·评价模糊矩阵的确定 | 第49页 |
·实例研究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 | 第52-64页 |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第52-53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53-57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53-54页 |
·灰色关联度 | 第54-57页 |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的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第57-58页 |
·实例分析 | 第58-60页 |
·港航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 第60-63页 |
·提高节能减排的监管能力 | 第60-61页 |
·加强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 | 第61-62页 |
·强化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研究方向相关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