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评议》论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1章 《史记评议》相关评点文学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 ·汉魏六朝时期 | 第13-14页 |
| ·唐代 | 第14-15页 |
| ·宋代 | 第15-16页 |
| ·元代 | 第16页 |
| ·明代 | 第16-18页 |
| ·清代 | 第18-21页 |
| 第2章 《史记评议》的批评方法 | 第21-27页 |
| ·以意逆志法 | 第21-24页 |
| ·推源溯流法 | 第24-25页 |
| ·意象批评法 | 第25-27页 |
| 第3章 《史记评议》的批评内容 | 第27-67页 |
| ·校勘文字、考证史实 | 第27-38页 |
| ·校对文字 | 第27-30页 |
| ·考证史实 | 第30-33页 |
| ·指出《史记》补缺及史料来源 | 第33-37页 |
| ·指出互见 | 第37-38页 |
| ·解说篇章结构 | 第38-42页 |
| ·作骨 | 第40-41页 |
| ·眼目、关键 | 第41-42页 |
| ·介绍文章笔法 | 第42-45页 |
| ·张本 | 第42-43页 |
| ·抟捖 | 第43页 |
| ·呼应 | 第43-44页 |
| ·针线 | 第44-45页 |
| ·评价编纂体例 | 第45-58页 |
| ·评五体 | 第45-51页 |
| ·评本纪 | 第46-47页 |
| ·评表 | 第47-48页 |
| ·评世家 | 第48-49页 |
| ·评列传 | 第49-51页 |
| ·评合传 | 第51-53页 |
| ·评附传 | 第53-54页 |
| ·评《赞》语 | 第54-58页 |
| ·评史公文章之美 | 第58-67页 |
| ·简洁 | 第59-60页 |
| ·善于叙事 | 第60-62页 |
| ·善于记事 | 第60-61页 |
| ·善于写情 | 第61-62页 |
| ·善于刻画人物形象 | 第62-67页 |
| ·刻画人物,从旁处衬托,虚处生神 | 第63页 |
| ·刻画人物,精确选材,凸显个性 | 第63-64页 |
| ·以风格写人 | 第64-67页 |
| 结语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