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8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第8-14页 |
·概念界定 | 第8-9页 |
·国外重要文献回顾 | 第9-11页 |
·国内重要文献回顾 | 第11-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的合理性分析 | 第16-23页 |
·现有转移路径及其局限性 | 第16-20页 |
·就地转移 | 第16-18页 |
·向大中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转移 | 第18-20页 |
·县域内转移具有的合理性分析 | 第20-22页 |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21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付出的各种成本较低 | 第21-22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素质适合到县域内产业中发展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河北省景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现状分析 | 第23-34页 |
·景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景县概况 | 第23页 |
·景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23-25页 |
·景县县域经济在全国、全省所处的地位 | 第25-26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 第26-29页 |
·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 第26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 第26-29页 |
·景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实证分析 | 第29-33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 第29-31页 |
·县域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关联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景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未来路径选择 | 第34-45页 |
·景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0页 |
·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0页 |
·景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未来路径选择 | 第40-44页 |
·发展县域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 | 第40-41页 |
·发展农业产业化转移劳动力 | 第41-42页 |
·发展小城镇转移劳动力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发展县域经济 | 第44-45页 |
5 促进景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内转移的对策建议 | 第45-49页 |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体系 | 第45-46页 |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6页 |
·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第46页 |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 第46-47页 |
·破除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 | 第47页 |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表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